[实用新型]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3609.0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5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3 | 分类号: | H01F27/33;G10K11/168;H01F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 多功能 外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
背景技术
变压器通常位于小区地下室或地面上,其昼夜运行产生的噪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休息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逐渐强化,对变压器噪声的控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事情。
当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在墙体上布置吸音材料,虽然能较好的解决噪声问题,但是其施工周期长、费用大,另外在变压器被密闭后,降低了通风效果更,容易造成温度升高,导致运行故障或停机事故。
因此,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同时通风效果好的变压器消音外罩的出现很有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同时通风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包括罩体,在所述罩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变压器的消音减震装置,在所述罩体的侧壁上方设置有通风散热窗,在所述罩体的侧壁下方设置有进风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罩体的侧壁为四层结构,即内层,消音层,隔音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为镀锌钢板,所述消音层为吸音棉,所述隔音层为氧化铁发泡挤出的PE材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层设置有众多通孔,通过物理性能吸收了变压器发出的高频噪音,以增强所述侧壁的吸音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还设置有加强骨架,以增强所述侧壁的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风散热窗设置于所述侧壁的上方的出风口内,在所述出风口还设置有风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风散热窗由众多折板式结构的消音片组成,所述消音片的间距为5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音片的纵向截面为“z”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消音片上还设置有众多消音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进风口上还设置有防尘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音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器,在所述减震器的下方还设置有橡胶隔振隔声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减震器与所述橡胶隔振隔声垫之间设置有钢板,以增强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侧壁采用三层结构,隔音效果好;
(2)吸收变压器发出的噪音,有效隔断声音通过建筑物传播;
(3)在侧壁内设置加强骨架,增强了罩体的整体强度;
(4)通风窗的折板式消音片不仅就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具有消音功能,而且在温度升高的状态下风机自动开启散热功能;
(5)采用消音减震装置支撑变压器,同时具有消音和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的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的通风散热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的消音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罩体、2-底座、3-消音减震装置、4-侧壁、5-通风散热窗、6-进风口、7-防尘网、31-减震器、32-橡胶隔振隔声垫、33-钢板、41-内层、42-消音层、43-外层、44-穿孔、45-加强骨架、46-隔音层、51-出风口、52-风扇、53-消音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所示,干变消音多功能外罩,包括罩体1,在罩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在底座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变压器的消音减震装置3,在罩体1的侧壁4上方设置有通风散热窗5,根据实际情况,通风散热窗5可以开设2个或4个,在罩体1的侧壁4下方设置有进风口6,在进风口6上还设置有防尘网7。参照图3所示,罩体1的侧壁4为四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内层41,消音层42、隔音层46和外层43,内层41和外层43为镀锌钢板,消音层42为吸音棉,隔音层46为氧化铁发泡挤出的PE材料。为了增强侧壁的吸音效果,在内层41分布有众多通孔44,在内层41和外层43之间还设置有加强骨架45,以增强侧壁4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加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3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地震体验平台动力平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定子传动轴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