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毛刺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1211.3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3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陶小东;梁宏;黄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钱成岑 |
地址: | 64217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刺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毛刺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感应焊接钢管是目前高精度钢管制造方法之一,具有钢管尺寸精度高、直线度好、壁厚一致性好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用管、汽车传动轴用管、汽车座椅用管以及精密冷拔钢管用坯管等方面。这种钢管在焊接的加热过程中,因为焊接参数的选定或者因为卷板壁厚偏差的原因容易造成焊接熔滴溅落在钢管内部,溅落的熔滴遇冷后形成较小的坚硬颗粒(以下称火花点)。在其后去除内毛刺工序中,在内毛刺刀杆下支撑辊的碾压,将飞溅的熔滴颗粒压入钢管内壁,形成凹坑或含有小颗粒的凹坑(以下称火花点凹坑)。这种火花点凹坑的存在会造成产品的报废。如何避免火花点凹坑的形成,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毛刺清除装置,能有效避免火花点凹坑的形成,从而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毛刺清除装置,包括内毛刺刀杆、下支撑辊架和下支承辊,下支承辊通过下支撑辊架连接在内毛刺刀杆下部,下支撑辊架上安装有弹簧,所述下支撑辊架底面靠近下支撑辊的位置固设用于铲除火花点的铲除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铲除部件靠近下支撑辊的一端有一弯折部。
作为优选,所述铲除部件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耐磨橡胶构成,耐磨橡胶固定在上、下固定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为圆柱体弹簧钢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能有效避免火花点凹坑形成,降低产品报废率,并且采用圆柱体弹簧钢弹簧代替传统的弹簧片,避免弹簧片的调节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铲除部件装配到下支撑辊架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铲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内毛刺清除装置,包括内毛刺刀杆1、下支撑辊架2和下支承辊3,下支承辊3通过下支撑辊架2连接在内毛刺刀杆1下部,下支撑辊架2上安装有圆柱体弹簧钢弹簧5,所述下支撑辊架2底面靠近下支撑辊3的位置固设用于铲除火花点的铲除部件4,铲除部件4靠近下支撑辊3的一端有一弯折部44,该弯折部44斜向下弯折避开下支撑辊3,避免铲除部件4与下支撑辊3发生干涉,影响下支撑辊3的自由滚动。所述铲除部件4由上固定板41、下固定板43和耐磨橡胶42构成,耐磨橡胶42固定在上、下固定板41、43之间,且耐磨橡胶42下端伸出上、下固定板41、43一截。所述上、下固定板41、43均为不锈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撑辊架2上安装的是圆柱体弹簧钢弹簧5,避免了安装传统的矩形弹簧片,矩形弹簧片容易变形而产生调节误差。
如图4所示,在使用该内毛刺清除装置清除钢管6内毛刺时,内毛刺清除装置置于钢管6内,下支撑辊3支撑内毛刺刀杆1,随着钢管6的运动下支撑辊3在钢管6内壁滚动,钢管6内壁的火花点7与耐磨橡胶42接触,火花点7被耐磨橡胶42从钢管6内壁铲起,与钢管6内壁脱离的火花点7被钢管6内的乳化液冲走,从而避免了火花点7被下支撑辊3碾压而成形火花点凹坑,进而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1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板片蜂窝储能点焊定位装置
- 下一篇:镗床用铣刀装夹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