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车雷达安装支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2405.7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叶佳;赵勇;孙敬东;张静;濮斌;徐瑛;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建新;严志军 |
地址: | 201203 中国上海市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车 雷达 安装 支架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车雷达安装支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安装有前述倒车雷达安装支架的汽车。
背景技术
倒车雷达系统全称为“倒车防撞雷达系统”,也叫“泊车辅助装置”,是汽车泊车或者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由超声波传感器(俗称雷达)、控制器和显示器(或蜂鸣器)等部分组成。倒车雷达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倒车和起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倒车雷达是通过倒车雷达安装支架安装的。例如,在图1中整体地示出了一种传统的倒车雷达安装支架的示意性立体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倒车雷达安装支架包括一体的支架本体1和支架基座2,在使用中通过平板形的支架基座2固定到车身上的适当部位并且雷达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1内。应当了解,根据图1中所示的支架主体,雷达探头可以安装在其筒形结构内并且通过卡合在筒形结构侧边的卡槽或凹口内实现雷达探头与支架主体的相互定位;在现有技术中,支架主体也有可能采用不同于图示结构的基它结构。倒车雷达安装支架的平板基座2与保险杠蒙皮可以通过胶带或者焊接的形式贴合。由于该基座为平板型的,如图所示,所以在贴合时由于平板强度大、变形量小,可能会导致贴合效果不好;另外,如果该基座形状尺寸超差比较大,还有可能导致使用时倒车雷达支架脱落的问题。
毫无疑问,当倒车雷达的安装支架存在上述问题时,将招致汽车的雷达使用性能变差、甚至带来汽车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倒车雷达安装支架,其能够实现良好的车身安装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前述倒车雷达安装支架的汽车。
为了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倒车雷达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适于固定雷达的支架本体;以及
呈薄板形的支架基座,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一体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基座的第一侧面上,所述支架基座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的侧面为适于贴合至车身蒙皮的第二侧面,并且
所述第一侧面上分布有使所述支架基座强度减弱的纹理。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支架中,所述纹理为网格形状的槽。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支架中,所述支架基座上设置有防装错结构。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安装支架中,所述防装错结构为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车身上设置有倒车雷达,所述倒车雷达的倒车雷达安装支架包括:
适于固定雷达的支架本体;以及
呈薄板形的支架基座,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一体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基座的第一侧面上,所述支架基座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的侧面为适于贴合至车身蒙皮的第二侧面,并且
所述第一侧面上分布有使所述支架基座强度减弱的纹理。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中,所述纹理为网格形状的槽。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中,所述支架基座上设置有防装错结构,车身蒙皮内适于安装雷达的位置预设有与所述防装错结构位置相对应的基准线。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中,所述防装错结构为缺口。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中,所述支架基座与车身蒙皮之间的贴合为胶粘或焊接式贴合。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倒车雷达安装支架的支架基座强度有所降低,所以安装支架与汽车的车身蒙皮(例如保险框蒙皮)贴合效果良好,并且在将倒车雷达支架贴合至车身时不易发生错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倒车雷达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倒车雷达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倒车雷达安装支架的定位;以及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倒车雷达安装支架的定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2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液体静压导轨回油的封闭式滑动跟随接油装置
- 下一篇:一次性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