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光电转化功能的环保暖手雨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2080.2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0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色啄木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3/00 | 分类号: | A45B3/00;A45B9/02;A4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光电 转化 功能 环保 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光电转化功能的环保暖手雨伞。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的热利用中,关键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阳光由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组成,不同物质和不同颜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和反射能力是不一样的,黑颜色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因此棉衣一般用深色或黑色布,白色反射阳光的能力最强,因而夏季的衬衫多是淡色或白色的,人类对于再生性能源的需求在石化原料日渐耗尽的同时日受重视,太阳能利用是个源源不绝的绝佳能源替代方案,因为每天太阳投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大於地球所需的一万倍以上,目前对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已经非常多,但是一般都是注重利用晴朗天气的比较充足的太阳能能源,阴雨天的太阳能能源却很少收到关注,而且在雨雪天的时候人们经常会手拿雨伞,天气较冷的时候非常动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集成光电转化功能的环保暖手雨伞,充分利用阴雨天气的太阳能能源并解决雨雪天气手举雨伞冻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光电转化功能的环保暖手雨伞,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雨伞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集成光电转化功能的环保暖手雨伞,包括伞骨、伞轴、太阳能电池和伞面,伞轴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伞轴的顶端通过伞骨支撑伞面,伞面上密封贴设有若干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电源线顺着伞骨进入伞轴内部并与伞轴上设置的控制盒内的整流电路相连接,控制盒引出电源线经过伞轴内部管道与设置于伞柄外层设置的电热层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控制盒与电热层形成回路。
所述的控制盒设置于伞轴的下端。
所述的伞柄工程塑料制备,形状为圆柱形。
所述的伞柄上设置有控制电热层开闭的控制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光电转化功能的环保暖手雨伞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伞面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充分的利用了雨雪天气的太阳能,虽然雨雪天气的太阳能能源量较小,但是足以带动电热层进行发电,能够方便手拿雨伞的人取暖。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伞骨,2-控制盒,3-控制开关,4-伞柄,6-电热层,8-伞轴,9-伞面,10-太阳能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光电转化功能的环保暖手雨伞,包括伞骨1、伞轴8、太阳能电池10和伞面9,伞轴8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伞轴8的顶端通过伞骨1支撑伞面9,伞面9上密封贴设有若干太阳能电池10,太阳能电池10电源线顺着伞骨1进入伞轴8内部并与伞轴8上设置的控制盒2内的整流电路相连接,控制盒2引出电源线经过伞轴8内部管道与设置于伞柄4外层设置的电热层6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10、控制盒2与电热层6形成回路。
所述的控制盒2设置于伞轴8的下端。
所述的伞柄4工程塑料制备,形状为圆柱形。
所述的伞柄4上设置有控制电热层6开闭的控制开关3。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光电转化功能的环保暖手雨伞通过在伞面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充分的利用了雨雪天气的太阳能,虽然雨雪天气的太阳能能源量较小,但是足以带动电热层进行发电,能够方便手拿雨伞的人取暖。
该实施例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色啄木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金色啄木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2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