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的真空管托防护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1010.5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2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英泊索尔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52 | 分类号: | F24J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阳能 支架 真空管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支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的真空管托防护圈。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使用新能源意识的增强,太阳能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逐步走进了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家中,传统的太阳能支架上,固定在尾托上的真空管,都不能上下移动,灵活性不够,进而限制了支架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得真空管可以上下移动、灵活性更大的真空管托防护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的真空管托防护圈,其中,所述真空管托防护圈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上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壁下端的直径,所述外壁上设置有卡槽。
进一步,所述卡槽的直径小于所述外壁下端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卡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壁下端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卡槽的设置在靠近所述外壁下端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内壁上端的直径与所述内壁下端的直径比为1.5:1~1.3:1。
进一步,所述真空管托防护圈为硅胶真空管托防护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的真空管托防护圈,通过防护圈外壁的卡槽固定在太阳能支架上,由于真空管的直径大于真空管托防护圈内壁下端的直径且小于内壁上端的直径,真空管托防护圈采用的是具有弹性的硅胶材料,这样使得真空管不仅能在太阳能支架上牢牢的固定,还可以上下移动,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真空管,灵活性更强,进而提高了太阳能支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真空管托防护圈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尾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太阳能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的真空管托防护圈,包括内壁1和外壁2,内壁1上端的直径大于内壁1下端的直径,且内壁1上端直径与内壁1下端直径的比例为1.5:1~1.3:1,本实施例中,内壁1上端的直径为54cm,内壁1下端的直径为38.7cm,比例为1.4:1;外壁2上设置有卡槽3,卡槽3位于靠近外壁2下端的一侧,且卡槽3的直径小于外壁2下端的直径大于内壁1下端的直径,卡槽3的直径为51.7cm,外壁2下端的直径为57.8cm。
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所示,太阳能支架上设置有尾托5,尾托上设置有若干个尾托孔5-1,真空管托防护圈通过卡槽3卡在尾托孔5-1上,从而固定在尾托5上,尾托孔5-1的直径稍大于或等于卡槽3的直径,本实施例中,尾托孔5-1的直径为52.5cm,真空管4的直径小于内壁1上端的直径且大于内壁1下端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真空管4的直径为47cm。因此,由于真空管托防护圈内壁1上端的直径大于真空管4的直径,真空管4可插入真空管托防护圈内,同时内壁1下端的直径小于真空管4的直径,而且防护圈采用的是具有弹性的硅胶材料,利用其弹性作用,真空管托防护圈可将真空管4夹紧;在需要移动时,可使用一些例如润滑油之类的润滑物质,帮助真空管4上下移动,解决了真空管4不能移动的问题,并且真空管托防护圈通过卡槽3牢牢固定在尾托5上过程中,在真空管4移动的过程中,真空管托防护圈都不会松动。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英泊索尔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英泊索尔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1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冷水机组
- 下一篇:自洁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