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力发电厂煤粉炉点火助燃油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0197.7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石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福军 |
主分类号: | F23K5/04 | 分类号: | F23K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919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力发电厂 煤粉炉 点火 助燃 供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火力发电厂锅炉安全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火力发电厂煤粉炉点火助燃油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燃煤火力发电厂为了节能降耗,纷纷采用少油点火助燃技术;而现有与之配套的却是一种“大马拉小车”、效能低下的远距离循环式点火助燃油供给系统。其缺点一:即使系统备用,也需要供油泵长年累月连续不间断地运行,因而增加了运行和检修维护成本;仅电能消耗而言,1台90kW的轻油供油泵以实际运行电流150A计,1年消耗的电能大约为499320kWh,电费按0.5元/kWh计,可折合人民币24.966万元。缺点二:从供油泵出口到锅炉的每一只油枪供油阀之间的系统全部承受较高压力,容易发生燃油泄露及火灾事故,因此锅炉燃油供给将被迫中断,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将构成威胁。缺点三:供油泵连续运行导致燃油循环系统油温升高,特别是夏季为了安全,储油罐需要投喷淋水进行降温,耗水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系统备用期间需要供油泵连续运行而导致的运行和检修维护成本增加及可靠性差等问题而提供一种非连续运行、能可靠备用、运行和检修维护成本低的火力发电厂煤粉炉点火助燃油供给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力发电厂煤粉炉点火助燃油供给系统,包括高位油箱(1)、充油管(2)、炉前供油泵(3)、供油总管(4)、回油总管(5)、压力表(6)及阀门AV1、BV1、AV2、BV2、AV3、BV3、AV4、BV4、V5、V6、V7,其特征在于:高位油箱(1)通过充油管(2)与供油总管(4)连接,充油管(2)上设有充油一次阀(V5)和充油二次阀(V6),充油阀一次(V5)前设有压力表(6);炉前供油泵(3)入口母管与高位油箱(1)底部连接,炉前供油泵(3)出口母管分别连接至油库至锅炉A来油跳闸阀(AV1)和油库至锅炉B来油跳闸阀(BV1)后,且连接管道上分别设有锅炉A炉前供油泵来油跳闸阀(AV4)和锅炉B炉前供油泵来油跳闸阀(BV4),炉前供油泵(3)出口母管与充油管(2)在充油二次阀(V6)前连接,且该连接管道上设有炉前供油泵出口再循环调节阀(V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其益效果是:火力发电厂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锅炉燃油系统不需要油泵带压远距离大循环连续运行,而在系统静态低压充油的基础上辅以可快速响应的近距离小循环保障供给系统即可满足锅炉安全运行的要求,以达到节约厂用电、降低火力发电厂运营成本的目的;锅炉燃油系统泄露及火灾事故将大幅度减少,因此将提高锅炉助燃油供给的可靠性;锅炉燃油系统停止大循环,其油温将下降,因此夏季油库油罐所需要的喷淋水量会大量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中:1-高位油箱,2-充油管,3-炉前供油泵,4-供油总管,5-回油总管,6-压力表,AV1-油库至锅炉A来油跳闸阀,BV1-油库至锅炉B来油跳闸阀,AV2-锅炉A回油跳闸阀,BV2-锅炉B回油跳闸阀,AV3-锅炉A来回油旁路阀,BV3-锅炉B来回油旁路阀,AV4-锅炉A炉前供油泵来油跳闸阀,BV4-锅炉B炉前供油泵来油跳闸阀,V5-充油一次阀,V6-充油二次阀,V7-炉前供油泵出口再循环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火力发电厂煤粉炉点火助燃油供给系统,包括高位油箱(1)、充油管(2)、炉前供油泵(3)、供油总管(4)、回油总管(5)及阀门AV1、BV1、AV2、BV2、AV3、BV3、AV4、BV4、V5、V6、V7,高位油箱(1)通过充油管(2)与来自油库的供油总管(4)连接,充油管(2)上设有充油一次阀(V5)和充油二次阀(V6),充油阀一次(V5)为自动控制阀门,其前设有压力表(6);炉前供油泵(3)与锅炉油枪应就近布置,其入口母管与高位油箱(1)底部连接,炉前供油泵(3)出口母管分别连接至油库至锅炉A来油跳闸阀(AV1)和油库至锅炉B来油跳闸阀(BV1)后,且连接管道上分别设有锅炉A炉前供油泵来油跳闸阀(AV4)和锅炉B炉前供油泵来油跳闸阀(BV4),炉前供油泵(3)出口母管与充油管(2)在充油二次阀(V6)前连接,且该连接管道上设有炉前供油泵出口再循环调节阀(V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福军,未经石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0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