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粉自动包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7335.6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汪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维彬 |
主分类号: | B65B1/12 | 分类号: | B65B1/12;B65B1/32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亚苏 |
地址: | 641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粉 自动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泥、腻子粉等干粉类物料的自动包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粉类包装机在使用中存在几个不足之处:
1、称量机构多采用簧片支撑的秤架结构,构造复杂,精度差,受安装维护精度影响较大,经常造成计量误差,且称量误差较大。
2、进料口垂直设置在包装机顶部,与料斗连接及进料不方便。
3、现有的包装机称量机构多设置在包装机正面外侧,电机设置在进料斗后侧,这样的设计整体上增加了机器本身的尺寸,浪费原材料的同时使得机器的灵活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称重精度高,同时进料方便的干粉自动包装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干粉自动包装机,包括机体、输料装置、控制装置及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盘、称盘支架、传感器、出料管,称盘支架和称盘上开有圆孔,出料管依次穿过称盘支架和称盘上的圆孔伸出至机体外部;传感器一端与机体内部设置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称盘支架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输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叶轮给料器,连接板焊接于叶轮给料器上,叶轮给料器和出料管之间通过硅胶软管连接,进料口倾斜设置于机体顶部后端。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控制箱、压管器、压袋器和开关,电机固定在机体内侧中部的支架上,控制箱设置在机体顶部前端,压管器平行设置于硅胶软管两侧,压袋器固定于出料管上端,开关设置在出料管侧面的称盘上。
所述压管器由气缸和与气缸连接可夹合硅胶软管的顶杆构成,
所述控制箱内置控制电路,控制箱前面板上设置控制仪及急停开关。
所述传感器为悬臂梁式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分别和连接板及称盘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进料口和叶轮给料器的接合部分别设置水平折边,进料口和叶轮给料器通过水平折边上设置的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装机的称重机构取消了传统弹簧片结构,通过悬臂梁式传感器分别固定连接秤盘支架和包装机体,出料管穿过秤盘支架承载包装袋,实现包装机的称重,结构简单,计量准确,精度仅取决于传感器本身,不受安装结构和其它外界因素影响,克服了弹簧片不规则变形造成的称重计量不准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将包装机进料口由传统的顶部垂直设置变成顶部水平倾斜设置,这样设置可以方便的与物料搅拌机的出料口对接,解决了传统的连接方式需要加接连接管,增加传输通道长度,易堵料的缺点。
(3)、本实用新型输料装置用叶轮代替了传统的螺旋输送器,加快了物料的输送速度,提高了装袋效率。
(4)、本实用新型将电机设置在机体内部底端,与传统的包装机将电机设置在机体后部相比,缩小了包装机整体的尺寸,节省材料的同时也使得包装机整体上更加简洁、美观。
(5)、进料口和叶轮给料器设计成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方便的更换不同规格的进料口,达到既可以垂直进料(配合料斗使用),也可以后侧进料(配合搅拌设备直接使用)的效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干粉自动包装机,包括机体1、输料装置、控制装置及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称盘4、称盘支架5、传感器6、出料管12,称盘支架5和称盘4上开有圆孔,出料管12依次穿过称盘支架5和称盘4上的圆孔伸出至机体1外部;传感器6一端与机体1内部设置的连接板1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称盘支架5顶部固定连接。
输料装置包括进料口2、叶轮给料器3,连接板15焊接于叶轮给料器3上,叶轮给料器3和出料管12之间通过硅胶软管14连接,进料口2倾斜设置于机体1顶部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维彬,未经汪维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针枪用把手机构
- 下一篇:船坞内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