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7074.8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定位 自行车 扣具式夹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交通车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附挂于车子用以携载自行车的携车架,于携车架上设置一夹持自行车的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喜爱自行车旅游、运动的人士愈益增多,所以目前常会设计一种携车架,用以附挂于车体的背侧,利用携车架携挂自行车。携车架可有车轨式携车架或是拖车式携车架等等,其主要是携车架与车体后侧的保险杆或是底盘有一钩挂装置,而携车架的架体供自行车安置,为使自行车可以连结于携车架上,多是使用塑胶制的束带,该种束带是一端为带体,另一端是束头,带体形成连续的倒钩齿,利用带体穿过束头,直到夹束的外径,可以使自行车车架适处(比如是自行车立管或是座管或是立管等位置),与携车架的架杆靠围一起,即可通过带体的倒钩齿与束头内侧对应的齿啮合定位。
虽然束带是市面上常见的一般零组件,但是对于自行车携置的安全性与稳固性言之,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稳定性不足。束带只是夹束于自行车车架与携车架的架杆外侧,而自行车车架与携车架的架杆多是圆形管,故自行车车架与携车架的架杆彼此的接触面小,容易随着携载自行车的汽车行驶路面而有颠簸起伏,以致自行车产生晃动的不稳定性,此乃束带仅围束于外侧,然而束带的塑性材质,其可挠性不足以使自自行车车架与架杆之间保持较佳的贴靠面,致自行车车架与架杆有明显间隙而产生晃动状况,令车主感觉不大安心。
2.操作装卸不方便。束带束合的设计,如果要解除者,必须剪掉束带,一旦卸下自行车而要再装上携车架,就必须另外备用新的束带,虽然束带便宜,却也造成无谓的浪费,而且还需备用剪刀之类的器具,增加了携带上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前述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其主要是携车架设置的夹持结构,其束紧带在不需任何工具之下,以双面抵顶的夹持自行车车架作用,结合带体与扣具在外侧的束紧作用,使自行车车架受夹持作用稳固有效。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其包含:
一基体,其设置一呈长形贯穿状的组装孔,用以组装于携车架,该基体包含有两侧,一侧是抵靠部,另一侧是穿带侧,穿带侧设有一道带孔;
一束紧带,其包含一扣具、一带体,该扣具包含一供带体穿系的本体以及一可定位带体的扣压柄,其中该本体沿长度方向,中间穿空一走道,以该走道分隔出该本体具内侧面与外侧面,内侧面朝向该基体一侧而设为用以夹抵自行车车架并呈弯弧形的夹持面,该本体在该夹持面近一端处的背侧枢设一可被扳动的扣压柄,该扣压柄一端是头部,该头部呈现以一轴偏心枢设型态,该头部外侧包含一与该轴中心距离较短的短边,一与该轴中心距离较长的长边,该夹持面背侧且面向相对该扣压柄突设一定座,该定座与该头部之间形成一相通于该夹持面与该本体的隘口,该本体对应该隘口处贯穿地设置一与其相通的通孔;以及
该带体是穿置于该走道,一端定位于该本体,而沿该走道组穿,并且穿过该基体的该带孔,以由该通孔朝该隘口穿出,供该带体围绕于该基体外侧;借以该扣压柄摆动,以变换该长边、该短边两者任其一来面向该隘口,以变化该隘口的距离大小,该隘口空间大,容许该带体松开于自行车车架, 该隘口空间小,该扣压柄的该长边压抵住该带体,以保持该夹持面与该抵靠部夹持自行车车架。
其中,所述扣具的本体沿外侧,由一端至另一端是依序设置有一第一孔、一呈长形的第二孔、一孔径相对于第一孔及第二孔较小的通孔,第二孔邻侧是为一个支杆,该支杆相邻侧是扣压柄,而该带体一端绕设于支杆,该带体沿走道朝该第一孔穿出,穿入该基体的带孔,再由通孔朝隘口穿出,使该带体围绕于该基体外侧。
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
1.本实用新型无须任何工具,即可利用束紧带的本体、带体以及基体的夹持面来束围自行车车架的立管,再配合手部扳动扣具的扣压柄,即可压抵住带体达到止动定位功能,由于扣压柄是利用偏心型态来造成长边抵紧于定座,所以定位扎实,更完全不需工具,相当方便实用。
2.本实用新型的扣具利用弯弧形的夹持面夹贴自行车立管外径,用以束紧的带体长度也都能因应拉长或缩短,所以立管管径是大是小,都能受到夹持面的夹贴,再配合抵靠部的顶抵,意即本实用新型是夹持面与抵靠部的「双向顶抵」,加上「带体与扣具的束紧」,故而夹持效果相当稳固安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