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纵剪机组边料卷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4783.0 | 申请日: | 201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郭杰;卢洲访;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198 | 分类号: | B65H23/19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卷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材纵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纵剪机组边料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带材纵剪领域,对带材边料卷取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这就对边料卷取技术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边料卷取采用普通电机加磁粉离合器的方式,在卷取过程中电机速度不变利用磁粉离合器打滑来使卷取速度匹配机组速度,这样在卷取过程中随着料卷的增大,卷取张力增大,容易出现断料,速度差大时磁粉温度过高容易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纵剪机组边料卷取装置,其结构简单可靠,维护安装方便,重复性强,使得边料卷取速度与纵剪机组速度匹配的同时实现了恒张力卷取,有效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纵剪机组边料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导料机构、收卷机构、动力机构和动力控制系统,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变频电机和与变频电机相接的减速机,所述导料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带座轴承和第二带座轴承,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带座轴承和第二带座轴承上的丝杠,所述丝杠的轴端伸入所述减速机内,位于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之间的一段丝杠上安装有第一链轮,位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之间与所述第二带座轴承之间的一段丝杠上安装有能够在丝杠上左右摆动的导料筒;所述收卷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三带座轴承和第四带座轴承,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三带座轴承和第四带座轴承上的收卷轴,位于所述第三带座轴承与所述第四带座轴承之间的一段收卷轴上连接有正对所述第一链轮设置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位于所述第四带座轴承远离所述第三带座轴承一侧的一段收卷轴上安装有与所述导料筒配合使用的收卷筒;所述变频电机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相接。
上述的纵剪机组边料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和用于对变频电机进行变频调速的变频器,以及用于为控制器模块和变频器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控制信号输入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串联在电源模块给变频器供电的供电回路中,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接有用于给定控制信号的电位器。
上述的纵剪机组边料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通过第一支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带座轴承通过第二支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带座轴承通过第三支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四带座轴承通过第四支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上述的纵剪机组边料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电机和减速机通过电机支座安装在底座上。
上述的纵剪机组边料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为PLC模块。
上述的纵剪机组边料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模块为按钮或旋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变频电机结合减速机的动力机构,设计新颖合理,变频电机与减速机的结构简单可靠,维护安装方便;动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线路简单,接线及调整维护操作简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变频器对变频电机进行变频调速,容易实现对变频电机的调速控制,可实现大范围内的高效连续调速控制;容易实现变频电机的正反切换,可连续高频度的起停运行;可以适应各种环境下工作。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变频控制,能使得边料卷取速度与纵剪机组速度匹配的同时实现恒张力卷取,采用这种变频控制,杜绝了卷取过程中因设备原因出现的断料,空盘到满盘间张力保持平稳;张力调节方便一次调节后易于正确重复。
4、本实用新型通过变频器对变频电机进行控制,是变频器内CPU根据运转电流值和变频计算变频电机的升温,从而能够对变频电机进行过热保护,能够有效提高机组的效率,也满足了市场需要。
5、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维护安装方便,重复性强,使得边料卷取速度与纵剪机组速度匹配的同时实现了恒张力卷取,有效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2—第一带座轴承; 3—第二带座轴承;
4—丝杠; 5—第一链轮; 6—导料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机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北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4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组件及其光源模块
- 下一篇:一种景泰蓝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