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腿部锻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3759.5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1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永森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1/0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6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腿部 锻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腿部锻炼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一般进行的运动多为室外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爬山等,这些运动受场地、环境和大型运动器材的限制,人们无法去很好的锻炼。针对户外运动存在的不足,室内运动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室内运动一般都需要配合健身器械进行运动,例如跑步机、室内健身自行车等。这些健身器械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摆放和存储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不需要大型场地,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能够随时进行锻炼的运动器材,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锻炼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腿部锻炼器,该腿部锻炼器不需要大型场地,方便家庭使用,且可以根据个人力量来选择相应规格的弹性复位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腿部锻炼器,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两端分别连接踏板支架和底部托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扭簧和焊接于扭簧直扭臂末端的第一圆柱套筒和第二圆柱套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圆柱套筒和第二圆柱套筒上分别设置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支架为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焊接成的T型结构架,所述第一钢管两端分别安装脚踏板,第二钢管末端有折角,且折角部分开有第一通孔,通过螺栓与第一螺纹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托架为第三钢管和第四钢管焊接成的十字型结构,所述第三钢管末端有折角,且折角部分开有第二通孔,通过螺栓与第二螺纹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巧妙、合理,不需要大型场地,方便家庭使用。(2)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个人力量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弹性复位装置。(3)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部件4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复位装置1、踏板支架2、底部托架3、扭簧4、第一圆柱套筒5、第一螺纹孔6、脚踏板7、第一钢管8、第二钢管9、第三钢管10、第四钢管11、第二通孔12、第二螺纹孔13、第二圆柱套筒14、第一通孔15等。
本实用新型腿部锻炼器,包括弹性复位装置1,所述弹性复位装置1两端分别连接踏板支架2和底部托架3。
所述弹性复位装置1包括扭簧4和焊接于扭簧4直扭臂末端的第一圆柱套筒5和第二圆柱套筒14,所述第一圆柱套筒5和第二圆柱套筒14上分别设置第一螺纹孔6和第二螺纹孔13,所述踏板支架2为第一钢管8和第二钢管9焊接成的T型结构架,所述第一钢管8两端分别安装脚踏板7,第二钢管9末端有折角,且折角部分开有第一通孔15,通过螺栓与第一螺纹孔6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托架3为第三钢管10和第四钢管11焊接成的十字型结构,所述第三钢管10末端有折角,且折角部分开有第二通孔12,通过螺栓与第二螺纹孔1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在需要进行腿部锻炼时,锻炼者坐于板凳上,将本实用新型固定放置于面前,抬起双脚分别放于脚踏板7上,双脚同时用力向下踩压脚踏板7至一定程度后,缓缓向上抬起双脚,脚踏板7即可在弹性复位装置1作用下复位,重复上述动作即可进行循环锻炼,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复位装置1可以根据锻炼者力量的大小来选择,适宜使用人群较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合理,不需要大型场地,方便家庭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个人力量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弹性复位装置,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永森,未经潘永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3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DSP芯片的内核动态切换方法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