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反应釜体进行降温升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2728.8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平;王俊华;金标;邓炜;袁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进行 降温 升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冷却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反应釜釜体进行降温升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行业,经常会遇到对同一反应釜釜体进行先降温后加热的情况。如在三甲酯反应过程中,会先后经历两过程,一是对反应釜体进行降温,二是再对反应釜体进行升温处理;目前在企业中采用的方法是在反应釜体外套上一夹套,需要进行降温处理时,往夹套中通入冷冻盐水降温;当需要升温时,先采用空气压回的方式先将冷冻盐水压出夹套后,再往夹套中通入热蒸汽对反应釜体进行升温处理。然而在此过程中,传统的装置会带来一个问题:往往会在冷冻盐水没有排尽时就通入蒸汽,此时蒸汽遇冷冻盐水冷凝后将冷冻盐水稀释同时也消耗了更多的热蒸汽;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对反应釜釜体冷却加热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冷却液是否排尽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反应釜体进行降温升温装置,包括反应釜体,在反应釜体外有一层夹套,所述夹套上设有一气体入口,在夹套底部管道与冷却液源管道连接,所述两管道上分别设置一阀门,在所述两管道的两阀门之间还联通一液体压回管道,所述液体压回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液体压回管道尾部开口向下;
在液体压回管道末端开口处下方还设有一管道,所述管道头部内径大于所述液体压回管道管末端出口处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外形为阶梯状,上端直径较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够确保在夹套中的冷却液完全排尽后再通入热蒸汽对反应釜釜体进行加热;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且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釜釜体1,在反应釜釜体1外设置的密闭夹套2,在夹套2上设有气体入口2a,夹套底部的管道3与冷却液源管道4相连接,同时在两管道上分别设置一阀门5和6;在所述阀门5和6之间的位置处相连通还有一液体压回管道7,液体压回管道设有阀门8 ,同时液体压回管道7末端开口向下;在液体压回管道7末端出口下方还同轴地设置一阶梯管道9 ,所述阶梯管道头部9a直径大于所述在液体压回管道7出口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在对反应釜体进行降温处理时,关闭阀门8。开启阀门5和6,对夹套2中注如冷却液后,关闭阀门5和6。待冷却结束后,需排出夹套中的冷却液,开启阀门5和8,通过夹套上的气体入口2a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将冷却液通过液体压回管道7流出,此时可以观察液体压回管道7与管道 8之间的间隙可以判别夹套2中的冷却液是否排尽,待冷却液排尽后,关闭阀门5和8,通过气体入口2a往夹套2中添加蒸汽,就可对反应釜釜体1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待冷却液排尽后再通入热蒸汽,避免了稀释了冷却液的同时减少了热蒸汽的使用量,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2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预热器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铝型材单槽挂钩侧面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