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孔系精加工刀轴的调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2677.9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勋;徐兴国;欧阳书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5/22 | 分类号: | B23Q15/22;B23Q17/09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3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系精加工刀轴的调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采用多边形刀片或刀粒(刀片为三角形、菱形或四方形等靠其外形上各倒圆角的刀尖进行切削加工的刀片;刀粒是外形为圆柱体的刀体经过斜切后镶上硬质刀片形成的刀尖)进行孔系精加工时,随着加工件数或次数的累积,刀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同时加工尺寸也会产生变化,当尺寸变化到一定区间时其加工尺寸就满足不了产品的工艺尺寸,这时候就要更换刀具或对刀具进行调整。而这类精加工孔工艺尺寸的公差带大多为0.01mm~0.033mm,刀具调整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整,且刀具调整完之后还需要进行试加工确定刀具的实际加工尺寸,刀具加工尺寸是靠试加工完成一件产品后用专业量具测量来确定的,这时候很容易产生废品,一般零部件流转到精加工工序时都进行了前道工序一系列的粗加工,如果再在精加工工序产生废品,加工成本损失较大。目前行业内也有不用试加工产品直接测量刀尖尺寸来确定刀具加工尺寸的,但大多是由有大量机床操作经验的老技师通过一系列的尺寸换算和调整来完成。
下面简述几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该类刀具的调整方法:
一.架千分表调刀(如图1)
方法:在设备上找一平面作为安装基准安装千分表支架,将千分表轻压在刀尖上,参考前一次加工尺寸,经过换算后将刀尖位置调整到需要的尺寸
弊端:
1.需要经过尺寸换算后由专业人员操作,且调整后尺寸与实际加工尺寸误差相对较大,实际加工尺寸需靠试加工最后确认;
2.调刀时间长,且经常需反复调整,流水线生产时严重制约生产效率;
3.设备必须满足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千分表及相关附件;
4.试加工完成后进行尺寸修正时,若千分表的安装基准偏移或前后参照基准不一致,则会产生二次调节的调整误差,易产生工废;
5.刀片或刀尖毁损需要更换新的刀具时没有尺寸参考基准,调刀就变得复杂了。
二.更换刀体调刀
方法:备份另一份刀体,提前在设备外将刀尖尺寸调整到规定范围,需要换刀时将待换刀体摘下来,装上提前调整好尺寸的刀体,换下的刀体依然在线下调整好备用,如此循环。
弊端:
1. 两只刀体必须满足相当好的一致性;
2. 拆卸和安装刀体会有装配误差,一旦产生误差又需进行二次调刀,费时费力,且原有靠更换刀体调刀的方法完全没有效果;
3. 反复的拆装会破坏安装刀体主轴上的装配孔。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孔系精加工刀轴的调刀装置。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孔系精加工刀轴的调刀装置,所述的调刀装置包括有刀体、刀夹和刀片;所述的刀夹连接在刀体上;用以加工所需孔的刀片安装在刀夹上;所述刀夹的柄部有调节加工孔径的调整螺钉、尾部有调节加工孔深的调整螺钉;所述刀体的前端设置对刀基准杆Ⅰ,且所述对刀基准杆Ⅰ的中心轴线与刀体的中心轴线保证一致的同轴度;所述对刀基准杆Ⅰ的直径小于所需加工孔的直径;所述的调刀装置还包括有千分表、V型体组件和对刀块;所述对刀块的前端设置有对刀基准杆Ⅱ;所述对刀基准杆Ⅱ的尺寸与对刀基准杆Ⅰ的尺寸相同;所述对刀块的后端为圆柱形对刀面,对刀块上所述圆形对刀面的直径与所需加工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的千分表安装在V型体组件上部的一侧;所述V型体组件为对刀基准杆Ⅰ、对刀基准杆Ⅱ配套的结构;所述V型体组件的下部具有向下开口的直角V型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孔系精加工刀轴的调刀装置,在原有刀体的基础上增加对刀基准杆Ⅰ,同时采用对刀块用于对照尺寸,成本增加很小,却有效的解决了反复调还调不到位又消耗时间的问题,调刀时间也由原来的大约30多分钟缩短为6到7分钟,同时还不会产生调刀废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耗时短,误差小精度高、废品率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架设千分表调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V型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对刀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2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焊机焊轮保护气体喷嘴
- 下一篇:焊接炉氮气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