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雷击振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0048.2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9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李杰;江涛;郭小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公司;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张志醒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击 振动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路的防雷和防盗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击振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根据我国电网故障分类统计,高压送电线路因雷击而引起的事故日益增多,雷击引起的跳闸在某些城市占到总跳闸率的70~80%,2007年是雷电活动较为强烈的一年,某些城市110kV及以上线路跳闸总数达到了10次之多。而在这些城市,2008年线路17次事故障碍中,因雷击而引起的达到13次。这表明雷电严重威胁着输电/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大大加重了运行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架空高压线路受到直接雷击或线路附近落雷时,导线上会因电磁感应而产生过电压,即大气过电压。这个电压往往高出高压线路相电压的2倍或以上,使线路绝缘遭受破坏而引起事故。当雷击线路时,巨大的雷电流在线路对地阻抗上产生很高的电位差,从而导致线路绝缘闪络。雷击不但危害线路本身的安全,而且会沿导线迅速传到变电站,若站内防雷措施不良,则会造成站内设备严重损坏。
由于遭受雷电强烈活动的影响,常造成线路断路器的频繁跳闸,每年因雷击造成线路跳闸次数占总跳闸次数的平均比例为20%(2009年占21.5%,2010年占19.7%),给配网安全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供电可靠性下降,因此对线路的雷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雷击振动检测系统,以对电力线路提供实时的,准确的监测,并能及时判断出发出报警信号的雷击振动检测报警装置的位置,从而有利于运行维护人员进行故障排查,提高故障的解决效率,降低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雷击振动检测系统,包括雷击振动检测报警装置、无线集中器和主站服务器,所述雷击振动检测报警装置包括雷击检测模块、振动检测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分别与所述雷击检测模块和振动检测模块连接,将所述雷击检测模块和振动检测模块所产生的报警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所述无线集中器;所述无线集中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网关,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后,通过所述无线网关与所述主站服务器无线连接,将所述报警信号上传至所述主站服务器,由所述主站服务器对所述报警信号进行定位、分析和处理。
优选地,所述无线网关为FC630网关。
优选地,所述FC630网关与所述主站服务器之间为通过GPRS或TCP/IP协议连接通信的无线网络。
优选地,所述无线集中器还包括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报警信号进行统计的计数模块。
优选地,所述无线集中器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网关连接,并为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网关供电。
优选地,所述无线集中器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网关连接,并为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网关供电。
优选地,所述雷击振动检测报警装置和无线集中器还包括用于防水和防潮的防护壳。
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雷击振动检测系统采用雷击振动检测报警装置对电力线路受到的雷击和震动进行检测,并向无线集中器发送报警信号,无线集中器与主站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并将该报警信号上传至主站服务器,由主站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对雷击振动检测报警装置所在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可以快速地找到报警信号所在地点,从而有利于运行维护人员进行故障排查,提高故障的解决效率,降低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雷击振动检测系统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雷击振动检测系统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公司;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公司;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0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语音控制显示器位置移动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酸抛光液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