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塑机用吹针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8620.1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2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新;郑宗立;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挚信鸿达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60 | 分类号: | B29C49/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塑机 用吹针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塑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针杆。
背景技术
目前,吹塑机中吹针杆大都采用整体设计一体制造而成。吹塑机中吹针杆一般是直接固定在连接座上,由升降装置带动其升降并为塑料膜吹气制成桶体。使用过程中,由于吹针杆长期与高温型坯接触,使吹针杆热传导温度过高,如果得不到及时降温桶口极易产生变形,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由于吹针杆切料环部位长期与模具扣板接触摩擦,其周边容易产生飞刺,导致桶口端面凹凸不平,切料环维修时需将吹针杆整体拆卸,操作麻烦,耗时较长。一旦切料环损坏,需更换整个吹针杆,造成原料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塑机用吹针杆,包括杆外壳、芯杆、护套、切料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外壳、芯杆、护套和切料环采用分体设计,所述杆外壳通过螺纹与切料环连接,所述护套套接在切料环与杆外壳连接处,所述芯杆的前端和尾端分别设有与切料环和杆外壳相配合的密封圈,芯杆设置在杆外壳内,芯杆与杆外壳之间形成冷却腔,杆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吹针杆各部分采用分体设计,便于对出现故障的零件进行拆卸维修,减少了设备调试工时以及原材料的浪费;吹针杆外壳与芯杆之间设置冷却腔,能够使冷却水在吹杆整体内实现密闭水路循环,避免整体温度过高,影响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投资少、设计巧妙,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1中,1-杆外壳、2-芯杆、3-护套、4-切料环、5-密封圈、6-冷却腔、7-进水口、8-出水口、9-螺纹。
杆外壳1、芯杆2、护套3和切料环4均采用分体设计,杆外壳1通过螺纹9与切料环4连接,护套3套接在切料环4与杆外壳1连接处,芯杆2的前端和尾端分别设有与切料环4和杆外壳1相配合的密封圈5,芯杆2设置在杆外壳1内,芯杆2与杆外壳1之间形成冷却腔6,杆外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冷却腔6连通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为:将芯杆2前端插入切料环4的圆孔内,然后将护套3套到切料环4上,在切料环4的圆孔外旋上杆外壳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吹针杆整体安装在吹塑机连接座上,调整吹针杆处于工作位置;吹桶工作时,将进水口7与外界冷却水源连接,开启冷却水循环,冷却水在冷却腔6内流动以对吹针杆进行冷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挚信鸿达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挚信鸿达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8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曲面构件加工的多点柔性滚压成形方法
- 下一篇:抽拉扣锁固定式急救小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