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堵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7805.0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0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强;吕建海;李力;田雨;程军;项绍亮;马清明;袁杰;刘金山;许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金山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51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堵滤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修补套管用的装置,是一种贴堵滤管。
背景技术
油水井套管损坏后,要采用套管贴堵方法将套管破裂处补贴起来,防止套管漏失,套管贴堵是将贴堵管下于套管破裂处,将泥浆灌入套管与贴堵管之间,泥浆凝固后,使套管与贴堵管固结成一体,从而将套管破裂处修补完好,使油水井能正常生产。目前在实施套管贴堵工艺时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判断泥浆是否到达了贴堵管底部,为了保证固结质量,只有多向套管与贴堵管之间灌入泥浆,使井筒底部形成水泥塞,贴堵施工完成后还要将多余的水泥塞钻开才能使油水井补孔生产。因此,目前所用的贴堵施工设备在套管贴堵时工序多,费用高,施工难度大,容易发生施工管柱被固住提不出来的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堵滤管,使其能准确判定灌注的泥浆达到贴堵管底部的时间,减少施工工序,提高套管贴堵的质量,避免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滤失管、连接头、皮碗轴、单向皮碗、下接头,滤失管下部与连接头上部连接,连接头下部与皮碗轴上部连接,皮碗轴下部与下接头连接,单向皮碗套装在皮碗轴上,单向皮碗的喇叭口方向向上,滤失管的下部有数个滤孔,滤孔的直径为Φ2-5,滤失管为中空结构,滤孔使滤失管内外联通,下接头为实心体结构,单向皮碗的外径大于所下入套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滤失管上的滤孔有滤失作用,当泥浆从连接在滤失管上部的贴堵管外面向下注入到达滤失管的滤孔时,泥 浆不能从滤孔通过进入滤失管,此时注入泥浆的设备压力升高,施工人员可以判断出泥浆已经注满套管与贴堵管之间的间隙,不会多注入泥浆,没有处理多注入泥浆的工序,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套管贴堵施工时,施工工序少,管柱不会被固结,可以提高套管贴堵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滤失管1、连接头3、皮碗轴4、单向皮碗5、下接头6,滤失管1下部与连接头3上部连接,连接头3下部与皮碗轴4上部连接,皮碗轴4下部与下接头6连接,单向皮碗5套装在皮碗轴4上,单向皮碗5的喇叭口方向向上,滤失管1的下部有数个滤孔2,滤孔2的直径为Φ2-5,滤孔2的具体大小由泥浆浓度决定,滤失管1为中空结构,滤孔2使滤失管1内外联通,可以与套管形成循环通道,下接头6为实心体结构,单向皮碗5的外径大于所下入套管的内径,有自密封作用,单向皮碗5可以密封套管,使其施工时注入流体只能从滤孔2进入滤失管1内向上流动,不能流入本实用新型之下的井筒里。
下井时,滤失管1连接在贴堵管的下部,贴堵管上部安装分流充填工具,使其形成注入和循环通道。贴堵管下入套管破裂处,泥浆从贴堵管与套管之间的间隙流动,到达滤失管1的滤孔2时,由于泥浆的密度大,在滤孔2处形成滤失,泥浆将滤孔2堵塞,地面压力升高,此时泥浆已灌满贴堵管与套管之间的间隙,灌注泥浆的工作可以结束,贴堵管内部不会有泥浆存在,不需要处理余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金山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金山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7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杆打捞钳
- 下一篇:矿山凿岩掘进用钎杆支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