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型拔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5430.4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7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坤;王又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培坤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35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型 拔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微型拔秆机。
背景技术
现在棉花等作物大田收获作业后,农田遗留大量的秸秆,需要及时拔除,以便平整农田,虽然秸秆的经济价值有限,但这种强度较高的工作却只能依靠投入大量的人工,同时花费较长时间完成,这样无疑增加了农耕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轻便的新型微型拔秆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微型拔秆机,其以微型耕作管理机为动力底盘,包括机架和连接架,所述机架通过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所述动力底盘上,所述机架上设有啮合式链轮离合器、U型安全围管手把、耕深调节丝杆、输入链条张紧丝杆、动力输入链条、齿轮变向传动副、犁刀链条传动副、耕深导向轮、犁刀及犁刀转子,所述齿轮传动副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相啮合,所述动力输入链条连接所述动力底盘的驱动轴与所述输入齿轮,所述犁刀链条传动副连接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犁刀转子。
其中,所述犁刀由平刀和鱼鳍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微型拔秆机,以微型耕作管理机为动力底盘,拔秆机机具挂接在动力底盘后,通过链条传递动力,采用反转掘秆新技术,输入链轮设有齿合式刚性离合器,并采用一级齿轮变向传动和链条传动的侧边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机动灵活的特点,可在山区丘陵地带地块小、坡度大的地区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标号说明:
1、机架; 2、连接架; 3、啮合式链轮离合器;
4、U型安全围管手把; 5、耕深调节丝杆; 6、输入链条张紧丝杆;
7、动力输入链条; 8、齿轮变向传动副; 9、犁刀链条传动副;
10、耕深导向轮; 11、犁刀及犁刀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施方式的新型微型拔秆机,其以微型耕作管理机为动力底盘,包括机架1和连接架2,所述机架1通过所述连接架2固定在所述动力底盘上,所述机架1上设有啮合式链轮离合器3、U型安全围管手把4、耕深调节丝杆5、输入链条张紧丝杆6、动力输入链条7、齿轮变向传动副8、犁刀链条传动副9、耕深导向轮10、犁刀及犁刀转子11,所述齿轮传动副8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相啮合,所述动力输入链条7连接所述动力底盘的驱动轴与所述输入齿轮,所述犁刀链条传动副9连接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犁刀转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犁刀由平刀和鱼鳍刀组成。
作业前,根据垄畦高度微型耕作管理机应使用适当直径的驱动轮,使底盘变速葙高出垄顶10~30厘米。作业原理为:两个驱动轮在垄沟两侧,微型拔秆机骑在垄上,当微型耕作管理机挂一档前进时,机器及轮轴将直立秆颈推倒,犁刀转子与驱动轮成反转作业,犁刀自下而上将作物秆颈根兜与土壤一同掘起同时向后抛送,由于平刀和鱼鳍刀的共同作用,作物秆颈根兜因加速时间长被向后抛在较远的垄面上,从而完成拔秆作业。由于这种作业方式为全垄挖掘,因此,具有作业性能可靠,松土及平垄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微型拔秆机,以微型耕作管理机为动力底盘,拔秆机机具挂接在动力底盘后,通过链条传递动力,采用反转掘秆新技术,输入链轮设有齿合式刚性离合器,并采用一级齿轮变向传动和链条传动的侧边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机动灵活的特点,可在山区丘陵地带地块小、坡度大的地区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培坤,未经张培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5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