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摆式垂直锚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4455.2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8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康;林积大;翟和;施华郎;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元康 |
主分类号: | B63B21/24 | 分类号: | B63B21/2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摆式 垂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渔业领域,特别是一种重力摆式垂直锚。
背景技术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在汪洋大海上一旦遇上惊涛骇浪的恶劣海况,除开足马力顶风顶浪保持自身的船位外,通常将首部两舷的锚链全部抛出,两只首锚呈悬挂状态,能防止船位的大幅度漂移,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也是航海技术上的一项自救措施。此外,模型试验表明,浮体下方悬挂一定数量和重量的物体,自身受外力撞击后,由于悬挂物的重力摆效应,浮体的位移量和破损程度与悬挂物的数量和自重成反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摆式垂直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由立柱、中隔板、底板、外板构成,所述的多组中隔板连接于立柱的侧壁上,两两相邻的中隔板外侧边与外板连接,底板连接在立柱、中隔板、外板的底部,在立柱上端面上嵌有吊环,中隔板靠近中隔板下边沿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预留孔。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因立方体的垂直锚顶部敞开,垂直锚摆动时,体内的海水成为死水随锚一起摆动,有效增加了锚的自重和运动惯量,提高系统的抗漂移能力。
2)垂直锚底板周边的外延部分有效增加了垂直锚垂向运动时的流体动力阻尼作用,能衰减上部浮体的横摇、纵摇和升沉幅度,保持浮式平台的稳定。
3)浮式养殖作业平台采用锚索悬挂一定数量的重力摆式垂直锚,成为群锚抗漂移设施的组成部分,当平台受波浪作用后,由于重力摆自身的运动滞后于波浪运动,对浮体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可衰减平台的水平漂移量
4)根据重力摆式垂直锚的工作机理,凡是单位体积重量大于海水的结构材料,如钢材、石材、钢筋砼、钢丝网水泥和其他合成材料均可制造。由于重力摆式垂直锚要求有一定的体积、自重和几何形状,经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采用钢丝网水泥制造。
5)采用薄壁立方体和底板外延的结构形式,可全面满足对重力摆式垂直锚对体积、自重和几何形状的要求,有效减少了钢材和水泥的耗用量。
6)重力摆式垂直锚全部采用复合材料钢丝网水泥平面分段预制装配工艺制造,产品质量易于控制,耐海水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可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采用合成纤维锚索悬挂,耐海水腐蚀性好,便于维护管理和就地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种结构的横向截面图。
图3是图1的另一种结构的横向截面图。
标号说明:1立柱、2底板、3中隔板、4外板、5吊环、6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它由立柱1、中隔板3、底板2、外板4构成,所述的多组中隔板连接于立柱的侧壁上,两两相邻的中隔板外侧边与外板连接,底板连接在立柱、中隔板、外板的底部,在立柱上端面上嵌有吊环5,中隔板靠近中隔板下边沿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预留孔6。立柱起到了支撑整体结构的作用,中隔板用于连接立柱与外板,起到了连接与强化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外板、底板用于构建本实用新型的外围框架。
由于外板的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结构: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中隔板为一组相同规格的梯形板材,中隔板较长的侧边与立柱等高,中隔板较短的侧边与外板等高,所述的外板为规格相同的横截面为弧形的外板,这样能够实现产品的预制化,提前对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后期进行有序组合,使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具有运输方便的特点,同时也能够控制中隔板等组件的规格,能够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多个中隔板之间等距分布连接于立柱上且中隔板较长的侧边与立柱连接,弧形外板连接在两个相邻的中隔板之间,弧形外板的两侧边分别连接在相邻中隔板较短的侧边上;如果弧形外板的弧度有不一致的地方,虽然在后期也可以调整中隔板的位置进行组装,但是会增加安装的难度以及整体工作强度,连接后的外板横截面为圆形,底板为圆形且底板的圆心连接于立柱下端面。弧形外板拼接形成的圆柱横截面的直径小于底板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层薄薄的侧壁(即拼接后的弧形外板)以及底板略微延伸的结构,采用薄壁立方体和底板外延的结构形式,可全面满足对重力摆式垂直锚对体积、自重和几何形状的要求,有效减少了钢材和水泥的耗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元康,未经朱元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4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