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套管双器身粘接用胎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3634.4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6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元;谭双泉;赵砚;马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百利纽泰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409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双器身粘接用 胎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制造用的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熔断器套管与器身浇注体定位粘接用的胎具。
背景技术
在互感器制造技术领域,现有三套管双器身粘接的产品所使用的工艺方法是堆积木法,即自下而上逐件叠加起来,用各种螺钉紧固,最后粘接面处使用914型环氧树脂AB 胶粘牢,由于受到各件间积累尺寸误差,特别是形位公差精度的影响,尽管各个零部件都有公差要求,但粘接完成的产品尺寸往往超出图纸的设计尺寸公差要求,造成返修,或是将已经粘接上的套管砸掉,更换新的套管重新粘接成型。该种工艺方法费工费时又造成套管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保证粘接质量和尺寸精度,且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三套管双器身粘接用胎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三套管双器身粘接用胎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用于支撑三根套管的轮组结构、对应于轮组结构的三组顶杆装置和三组压紧装置,所述基板上还设有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和后定位块;所述轮组结构由垂直安装在基板上靠近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一左支架和第一右支架、安装在两支架上的支撑轴、支撑在支撑轴上的等间距布置的三个支撑轮及安装在两支架上的限位杆构成;每组顶杆装置均包括可拆卸式安装在基板上靠近后端位置的第二支架、固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的顶杆套和插装在顶杆套内的顶杆撞针;每组压紧装置均由固装在基板上的第三支架和支撑在第三支架上的下压组件构成。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垂直固装在第三支架上的丝母、与丝母配合的丝杠,所述丝杠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装有手轮和压包块。
所述压包块的下端面为与套管相配合的圆弧面。
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相配合的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二支架与基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顶杆撞针的后端固装有推盘。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左、右限位块和后定位块对底板和两个器身浇注进行限位,通过限位杆和顶杆装置对三个套管及套管内的弹性触盘进行限位,从而保证了各件之间的位置精度和整个组装结构的尺寸精度;通过压紧装置将套管牢固地压紧在器身浇注体的对应位置上,从而保证了粘接质量,避免出现粘接松动偏离;另外,采用本胎具,节省了工时,提高了粘接成型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三套管双器身粘接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右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基板;2、轮组结构;2-1、第一左支架;2-2、第一右支架;2-3、支撑轴;2-4、支撑轮;2-5、限位杆;3、顶杆装置;3-1、第二支架;3-2、顶杆套;3-3、顶杆撞针;3-4、推盘;4、压紧装置;4-1、第三支架;4-2、下压组件;4-2-1、丝母;4-2-2、丝杠;4-2-3、手轮;4-2-4、压包块;5、左限位块;6、右限位块;7、后定位块;8、三套管双器身;8-1、器身浇注体;8-2、底板;8-3、弹性触盘;8-4、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百利纽泰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百利纽泰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3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称弯管臂的夹紧装置
- 下一篇:防爆电动无轨胶轮车制动和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