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9138.1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燕相彪;杨骏;邓攀;胡华平;杨华生;范杨波;胡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打 一体化 液压 开口 | ||
1.一种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钎具组件,钎具组件外部从前部至后部依次设有前支撑装置、冲击装置和旋转装置,钎具组件后端部设有止退组件,止退组件外端设有旋转接头组件(20),所述的钎具组件包括振打杆(3),振打杆前端连接有钻杆接套(2);所述的冲击装置包括冲击功能模块和换向控制功能模块,冲击功能模块包括缸套(33),缸套内设有活塞(4),缸套两端设有前、后封套(35、31),缸套和活塞之间设有前后导套(34、32);换向控制功能模块包括阀座(44)、阀套(42)、阀盖(40、43)和阀芯(41),换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活塞向不同方向运动;所述的活塞和缸套之间设有贯穿润滑气路(45),所述的活塞的两端液压作用面积不同,从而保证在活塞两端液压强相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装置还包括蓄能功能模块,所述的蓄能功能模块包括蓄能器座(7)、蓄能器盖(8)、充氮嘴(9)、和隔膜(10),蓄能功能模块用于增加冲击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冲击模块设计2个,分布在缸套周围不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液压马达(17),液压马达与马达座(16)的止口定位并固连,花键轴(14)的内花键与液压马达定位并传递扭矩,花键轴的外花键与小齿轮(15)定位并传递扭矩,圆锥滚子轴承(13)的外圆与齿轮箱(11)上的孔定位,圆锥滚子轴承内孔与花键轴外圆定位,齿轮闷盖(12)压紧圆锥滚子轴承,使得小齿轮轴向没有窜动;小齿轮外捏合大齿轮(27),并与大齿轮轴线平行,花键套(23)、后支撑套(28)、后限位环(29)均与大齿轮同轴安装,花键套外花键与大齿轮的内花健连接传递扭矩,花键套内花键与振打杆(3)外花健连接传递扭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齿轮两侧设有滚针轴承(25)、推力轴承一(26)和推力轴承二(30),用于减小大齿轮与齿轮箱(11)下孔定位偏差和回转摩擦力,后座(24)从后向前与齿轮箱固连使推力轴承一和推力轴承二适当预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两个,分别分布在花键轴的两端;所述的滚针轴承设置两个,分别分布在大齿轮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钎具止退组件包括止退环(18)、吸震环(19)、后盖(21)和滑环(2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撑装置包括前缓冲套(36)、前限位环(37)、前支座(38)和前支撑套(39),前支座后部止口与压盖(5)的外圆同轴定位,并通过螺栓与冲击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控制功能模块与左右通用机座(6)的孔同轴定位,并在前后分别用一压盖(5)通过螺栓压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打击一体化液压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接套内设有插销(1),便于连接钻杆和向钻杆传递冲击力和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91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接收器和用于在数字接收器中处理3D内容的方法
- 下一篇:下变频混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