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流风机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8930.5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秦伯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28;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4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风 送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具体说是一种混流风机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风机一般分为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两类,离心风机的特点是风量小,压力高;轴流风机的特点是风量高,压力小;但随着船舶事业的迅速发展,船用设备越来越先进,对风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离心风机通常需要较大的空间及专门管路来布置,因为船用环境及场所的限制,一般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轴流风机可以利用船上通风机管来进行布置,但其压力不高,一般来说,轴流风机的静压一般不超600Pa,当系统需要较高静压时,只通过串联风机或降低使用需求来达到目的,这两种方案一是增加运行成本,第二是降低需求,必然给其它方面增加了运行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无法满足船用设备高性能要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通风量大、风压高,通风效率高,噪音低的混流风机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时:一种混流风机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安装于外筒体内的离心叶轮和后置导叶,离心叶轮的送风方向和后置导叶的送风方向垂直。
所述离心叶轮为铸铝合金浇铸机翼型。
所述后置导叶为扭曲叶片式。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筒体强迫由离心叶轮送出的气流向后方导叶流动,减少气流损失,提高风机性能;叶轮采用铸铝合金浇铸机翼型,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其重量低、强度好、刚度大,流量系数大,通风效率提高5%-10%,噪音低3-5分贝;后置导叶为扭曲叶片式,导叶高效区和稳定工作范围宽,变工况性能良好,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合传统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的送风结构,采用相互垂直送风的离心叶轮和后置导叶,既达到离心风机风量、风压要求,又具有轴流风机安装灵活的优势,适合高要求的船舶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筒体1,内筒体2,轴流电机3,电机轴4,离心叶轮5,进风口6,后置导叶7,出风口8,消音层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一种混流风机送风装置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2、轴流电机3、离心叶轮5、进风口6、后置导叶7和出风口8。离心叶轮5安装于轴流电机3的电机轴4上,轴流电机3安装于内筒体2内,内筒体2经后置导叶7联接置于外筒体1内,后置导叶7为扭曲叶片式,进风口6与离心叶轮5配合安装于外筒体1一端,进风口6为两端开口直径均大于中间部位直径的弧筒形,离心叶轮5出口处的外筒体呈向外开口状,离心叶轮5为铸铝合金浇铸机翼型,外筒体1另一端安装出风口8,出风口8为内带消音层的直径向外收缩的收敛筒,出风口8为内带消音层9的收敛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8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