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伞的珠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8742.2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连进兴;叶进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又福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659***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伞的珠尾结构。
背景技术
伞具是日常生活用品之一,伞具通过其主骨将伞布支撑起,伞具在伞布边缘固设有多个珠尾,珠尾套设于主骨的端部,为了使得伞具具有一定的抗风、防风能力,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伞具的主骨3在靠近珠尾1处设置了用于防风的中碟2,通过在中碟2和支骨6之间设置防风拉线5,使得主骨3的端部不易被风吹弯曲。现有技术中的中碟2,如图2所示,中碟2开有主骨孔,中碟的一侧设有U形板,U形板的两个侧板分别设有同轴孔,防风拉线5的一端打结形成一个套孔,且该端设置于U形板内,通过铆钉4穿过同轴孔和套孔将防风拉线5和中碟2固定连接。现有技术的珠尾1和中碟2采用分离式结构,在加工和组装时都要分别进行,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减少安装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雨伞的珠尾结构,该珠尾结构将中碟集成为一体,减少加工工序,节省成本;同时安装时,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珠尾和中碟的安装,减少安装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雨伞的珠尾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珠尾段和中碟段,其中中碟段的主骨孔与珠尾段的主骨孔连通;所述中碟段的一侧延伸出两块平行设置的挡块,两块挡块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包括用于容置防风拉线的打结端的第一容置段和用于容置防风拉线直线段的第二容置段;所述第二容置段的开口的最窄宽度小于防风拉线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置段的开口的最窄宽度为0.4mm。
作为等同变化,所述第二容置段的开口的最窄宽度为0.4~0.7mm。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容置段的开口的最窄宽度为1.1mm。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容置段包括侧面为圆弧形的圆弧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珠尾和中碟一体成型,简化生产和安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雨伞的珠尾使用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雨伞的珠尾、中碟、防风拉线以及主骨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雨伞的珠尾结构使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珠尾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操作图。
图7为图5的中碟段的D-D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
1——珠尾 2——中碟
10——珠尾段 20——中碟段
3——主骨 4——铆钉
5——防风拉线 6——支骨
21——第二容置段 22——挡块
23——第一容置段 24——主骨孔
51——打结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7,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
一种雨伞的珠尾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珠尾段10和中碟段20,其中中碟段20的主骨孔24与珠尾段10的主骨孔连通;所述中碟段20的一侧延伸出两块平行设置的挡块22,两块挡块2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包括用于容置防风拉线5的打结端51的第一容置段23和用于容置防风拉线5直线段的第二容置段21;所述第二容置段21的开口的最窄宽度小于防风拉线5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珠尾1和中碟2固定于一体,因此在生产时,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即可,相比以前分离式的珠尾1和中碟2,节省了成本。其次在安装时,只需要将主骨3的端部依次插入中碟段20的主骨孔24以及珠尾段10的主骨孔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置段21的开口的最窄宽度C为0.4mm。
作为等同变化,所述第二容置段21的开口的最窄宽度C为0.4~0.7mm。
防风拉线5的直径为1mm,因此在将第二容置段21的开口的最窄宽度C为0.4~0.7mm,因此可以起到防止防风拉线5脱落第二容置段21的功能。在具体实施时,将第二容置段21的开口的最窄宽度C设置为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又福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又福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87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