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节深弧双边大球面带活动副边的配重热弯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8626.0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1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环宇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25 | 分类号: | C03B23/025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61107 河南省许昌市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节深弧 双边 球面 活动 配重 热弯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热弯模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侧边深弧线玻璃热弯模具。
背景技术
深弧线玻璃的热弯模具一般是由三节构成,两端模具分别活动连接在中间模具上,这种三极热弯模具,在生产玻璃时展开支撑原片玻璃时只有6或8个支撑点,注玻璃弧度不一样,支点各异,中间段支点之间距离过长。模具结构不紧固,加热弯制玻璃时极易变型,生产一两对玻璃就要重新校正热弯模具。热弯玻璃时,产品成品率低,只达60%-70%的合格品,模具使用期短,一年左右就得报废,增加产品加工成本,生产热弯玻璃时,由于产品玻璃要求弧度深,模具展开又够宽,模具中心与玻璃原片中断接触之间空隙大,容易造成生产过程断裂。另一方面活动模具只有一个成型环,在生产玻璃时出现圆角反球片,圆角反角,成品率低且售后自裂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四节深弧双边大球面带活动副边的配重热弯模,由于副边的设置,能够实现加带活动副边,生产产品玻璃原有各种不足尽消,效果显著,可有效的解决夹层玻璃高压后及售后的角部自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节深弧双边大球面带活动副边的配重热弯模,包括两端的活动模具,两端活动模具活动设置在中间模具的两端,所述中间模具由两节模具相互铰接构成,在两端活动模具的外侧均设置有副边,副边的弧面与活动模具的弧面之间有一间隙,副边铰接在活动模具上,在副边的外部设置有副边支撑,在活动模具底部设置有连接板,副边支撑上的支撑柱座落在连接板上。
上述四节配重玻璃热弯模,在两侧活动模具上还设置有配重锤。
上述四节配重玻璃热弯模,中间两节模具包括左中模具和右中模具,左中模具与右中模具铰接,左端活动模具与右中模具铰接,右端活动模具与右中模具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热弯玻璃时,副边能有效的把产品玻璃成型过程出现反角的玻璃边拖住,让圆角内弧下滑达双曲面深度要求。待生产玻璃成型到一定值后脱开副边,让玻璃顺着主热弯模即活动模具弧线边下滑成型。此项创新技术为高难,深弧,内弯圆角产品玻璃生产提供了硬件保证,产品成品率达98%,质量稳定,为企业攻关高难度汽车前挡风夹层玻璃提高了知名度,为赢取客户做出无形的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副边和加副边支撑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四节深弧双边大球面带活动副边的配重热弯模,包括两端的活动模具,即左端活动模具1和右端活动模具4,两端活动模具活动设置在中间模具的两端,所述中间模具由两节模具相互铰接构成,在两端活动模具的外侧均设置有副边10,副边的弧面与活动模具的弧面之间有一间隙,副边10铰接在活动模具上。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加副边和副边支撑的结构,活动模具由底板13、横向支架12、成型环加固支撑8、成型环7和侧边支撑14构成,成型环通过成型环加固支撑8固定在横向支架12上,成型环7下部固定在底板13上,成型环7下部通过成型环加固支撑9固定在横向支架12上,成型环7两侧设置有侧边支撑14,侧边支撑14座落在底板13上。在副边10的外部设置有副边支撑6,在活动模具底部设置有连接板9,副边支撑6上的支撑柱座落在连接板9上,在两侧活动模具上还设置有配重锤5。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两节模具包括左中模具2和右中模具3,左中模具2与右中模具3铰接,左端活动模具1与右中模具2铰接,右端活动模具4与右中模具3铰接。
本实用新型在副边10的外部还设置有加固边11,副边支撑6固定在加固边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环宇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未经许昌环宇安全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8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室内导航数据获取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