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灭火子母弹的微推偏复合喷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8210.9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2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秀;孙俊丽;渠振江;顾仲炜;曹亚林;王东吉;闫宏亮;段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F42B1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灭火 子母弹 微推偏 复合 喷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灭火子母弹的微推偏复合喷管,属于民用灭火弹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广阔,气候复杂,山区丘陵多,森林面积大。森林是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一个主要的调节者,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受少雨、干旱、雷电、地震、人为因素等造成的森林大火在我国不同地区频繁发生。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
传统火箭弹发动机喷管通常由喷管前段和喷管后段两部分通过螺纹连接组成。现有复合喷管的前段和后段分别由金属壳体和具有良好热防护性能的非金属内衬组成。该复合喷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复合喷管分前段和后段,每段都是由金属壳体和非金属内衬两层组成。在加工时需要分别加工,再通过金属壳体上的螺纹连接组成。而且,需要将圆柱体的非金属内衬,通过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两次加工,才能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构。复合喷管加工工序多,因而加工周期长;
(2)复合喷管中金属部分和非金属部分的原材料消耗量都比较大,增加了加工制造成本;且导致复合喷管重量偏重,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火箭弹射程的提高;
(3)前后段连接后形成的气动型面增加了复合喷管的几何偏心,进而影响到发动机工作时的气动偏心。
这些均导致发动机的推力偏心增大,是引起火箭弹投射密集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远程进行森林灭火而言,能否使灭火弹落在火场内,密集度为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实际灭火的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结构的火箭弹复合喷管会使发动机的推力偏心增大,导致火箭弹投射密集度不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灭火子母弹的微推偏复合喷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子母弹微推偏复合喷管,包括喷管前段金属壳体、喷管本体、喉衬、喷管后段金属壳体;喷管本体采用塑料材料,喷管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一体压制喷管前段金属壳体和喷管后段金属壳体,喷管前段金属壳体和喷管后段金属壳体均加工有外螺纹,用于连接前后设备;塑料本体包括喷管收敛段、喉部和扩张段,塑料本体的喉部镶嵌耐冲刷抗烧蚀的喉衬,喷管的内形结构参数为:收敛半角为28°;扩展半角为9°22′;喷喉为圆弧过渡,过渡圆弧半径为8mm;喷管喉径为16.3mm。
喉衬为石墨材料或金属材料;喉衬与塑料本体的分离面取在收敛段距喷喉0.96倍喉径处。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微推偏喷管后与传统复合喷管相比,推力偏心距减小2.8倍,对全弹质心的推力偏心距减小2.5倍,并且有效提高了横向密集度。应用于灭火子母弹后灭火效能得到了有效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微推偏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管前段金属壳体;2-塑料本体;3-喉衬;4-喷管后段金属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子母弹微推偏复合喷管,如图1所示,包括喷管前段金属壳体1、喷管本体2、喉衬3、喷管后段金属壳体4;喷管本体2采用塑料材料,喷管本体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一体压制喷管前段金属壳体1和喷管后段金属壳体4,喷管前段金属壳体1和喷管后段金属壳体4均加工有外螺纹,用于连接前后设备;塑料本体包括喷管收敛段、喉部和扩张段,塑料本体的喉部镶嵌耐冲刷抗烧蚀的喉衬,喷管的内形结构参数为:收敛半角为28°;扩展半角为9°22′;喷喉为圆弧过渡,过渡圆弧半径为8mm;喷管喉径为16.3mm;喉衬为石墨材料;喉衬与塑料本体的分离面取在收敛段距喷喉0.96倍喉径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微推偏喷管后与传统复合喷管相比,推力偏心距减小2.8倍,对全弹质心的推力偏心距减小2.5倍,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推偏复合喷管后的喷管技术参数明显提高。
射击密集度试验仿真:试验用采用微推偏喷管的火箭弹50发,试验结果:单管单放,火箭弹横向密集度较改进前提高120%,多管单放,火箭弹横向密集度较改进前提高了75%。
本实用新型使其射击密集度得到大幅提高,灭火效能得到了大的改善,研究取得满意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8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联动式健身器
- 下一篇:梯用避难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