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发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7624.X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0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峻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江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4 | 分类号: | H04N7/24;H04N7/08;H04N5/38;H04N21/2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视频 监控 数据 发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千兆以太网标准有两个:IEEE802.3z和IEEE802.3ab。IEEE标准化委员会1998年6月批准了IEEE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定义了在光纤和屏蔽双绞线(STP)上运行千兆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的单工基带传输系统可以简单分为发送机、通信信道和接收机三部分。传统的发送机由编码器、多路复用器、调制器和脉冲成形滤波器组成,它完成为在模拟信道上可靠传输信号所需要的全部信号处理工作,并将信号发送到信道上。这种由多种器组成的发送装置随着传输速率增加、电缆延长、电缆传送特性的不稳定以及更大环境压力。已不用满足用户需求,尤其在传输同步高清视频数据方面更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快速准确采集视频数据或者复合有音频数据、控制数据和报警数据的数据,封装成以太网帧格式数据再利用千兆以太网物理层的双向高速传输性能发送出去,为高清视频实时监控;反之接收来自千兆以太网没有视频数据的复合数据再通过接口输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接口芯片、数字逻辑单元、网络接口和为接口芯片、数字逻辑单元供电的供电装置,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逻辑单元通过并行或串行数据接口与接口芯片相连;所述数字逻辑单元连接有并行视频数据接口和非视频数据接口;所述的并行视频数据接口和网络接口至少设置一个,网络接口经双绞线与接口芯片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视频数据或者复合视频与非视频的数据经数字逻辑单元封装成以太网帧格式数据,再传送至接口芯片,接口芯片再经网络接口将数据发送出去。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口芯片接收从网络接口传来的非视频数据的以太网帧格式数据,再将数据传输至数字逻辑单元,数字逻辑单元将以太网帧格式数据解码后经非视频数据接口发送出去。
更进一步地,所述非视频数据为音频数据、控制数据、报警数据中的一至三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益效果表现在:
一、为高清监控系统,提供了一种很好发送视频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解决方案;
二、传输稳定,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结合图1所示,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接口芯片、数字逻辑单元、网络接口和为接口芯片、数字逻辑单元供电的供电装置,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逻辑单元通过并行或串行数据接口与接口芯片相连;所述数字逻辑单元连接有并行视频数据接口和非视频数据接口;所述的并行视频数据接口和网络接口至少设置一个,网络接口经双绞线与接口芯片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视频数据或者复合视频与非视频的数据经所述数字逻辑单元封装成千兆以太网帧格式数据,再传送至千接口芯片,接口芯片再经网络接口将数据发送出去;所述接口芯片接收从网络接口传来的非视频数据的以太网帧格式数据,再将数据传输至数字逻辑单元,数字逻辑单元将以太网帧格式数据解码后经非视频数据接口发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江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江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7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掏孔机床
- 下一篇:用于污水处理的搅拌装置及搅拌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