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强型双金属自润滑关节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6910.4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方圆复合材料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双金属 润滑 关节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特别是一种增强型双金属自润滑关节轴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金属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结构是在钢质的基础内圈外,利用堆焊的方式结合一层铜质层,并在铜质层上设置多个固体润滑柱,起到自润滑的作用。这种结构的自润滑关节轴承,铜质层与钢质内圈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高温堆焊工艺,这样不论选择何种材质的铜材,经上述工艺处理后的铜材表面都会偏软,降低了整体关节轴承的抗压强度。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自润滑滑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且成本相对低廉的增强型双金属自润滑关节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增强型双金属自润滑关节轴承,包括钢质外圈1和钢质内圈6,在钢质外圈1和钢质内圈6之间夹设有铜质层5,铜质层5上均匀地开设有多排镶嵌孔2,镶嵌孔2的总面积占钢质外圈1总面积的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镶嵌孔2内镶嵌有自润滑镶嵌柱3和锌铝合金镶嵌柱4,嵌有自润滑镶嵌柱3的镶嵌孔2的总面积占钢质外圈1总面积的15%,嵌有锌铝合金镶嵌柱4的镶嵌孔2的总面积占钢质外圈1总面积的10%。
所述的锌铝合金镶嵌柱4的成分和质量比为:
锌:铝:铜=28-33:10-14:1。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自润滑滑道,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针对传统的关节轴承需要在钢质的外圈内侧通过高温堆焊的方式设置铜质板,造成铜质板的表面硬度降低,直接影响关节轴承的抗压强度的缺陷,将嵌入在铜质层上的自润滑镶嵌柱用一种特殊配比的锌铝合金镶嵌柱替代,既保证了它相对低廉的造价和成本,又可以提高关节轴承的整体硬度,使其具备较高的抗压强度。经测验,本种结构形式的自润滑滑道的性能指标与价格昂贵的GEH…HDF5自润滑关节轴承相差无几。因此可以说这种自润滑关节轴承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增强型双金属自润滑关节轴承,包括作为基础的钢质外圈1和钢质内圈6,在钢质外圈1和钢质内圈6之间夹设有铜质层5,这个铜质层5通过高温堆焊的方式结合在钢质内圈6的外表面,由于它的存在,钢质内圈6和钢质外圈1之间可以实现相对转动。在铜质层5上则均匀地开设有多排的镶嵌孔2,这些镶嵌孔2的总面积占钢质外圈1总面积的25%;在镶嵌孔2内镶嵌有自润滑镶嵌柱3和锌铝合金镶嵌柱4,并且这些自润滑镶嵌柱3和锌铝合金镶嵌柱4在铜质层5的表面上均匀、错落分布;嵌有自润滑镶嵌柱3的镶嵌孔2的总面积占钢质外圈1(即铜质层5)总面积的15%,嵌有锌铝合金镶嵌柱4的镶嵌孔2的总面积占钢质外圈1(即铜质层5)总面积的10%;并且所述的锌铝合金镶嵌柱4的成分和质量比为:
锌:铝:铜=28-33:10-14:1。
由于在铜质层5上均匀地设置了多个锌铝合金镶嵌柱4,这样虽然铜质层5的表面硬度会不可避免地在高温堆焊的过程中降低,但由于这些锌铝合金镶嵌柱4的存在,该自润滑关节轴承内表面的整体硬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方圆复合材料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连方圆复合材料轴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6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