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卷绕镀膜系统边框效应克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5246.1 | 申请日: | 201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1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钟;马健伟;施微;宋亚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14 | 分类号: | C23C14/14;C23C14/35;C23C14/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卷绕 镀膜 系统 边框 效应 克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带状材料表面镀制金属膜的加工工艺中涉及的克服边框效应机构,具体涉及的是卧式卷绕镀膜系统边框效应克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卷绕镀膜的加工工艺过程中,为克服带材的边框效应,常采取的方式是带材绕在一个大直径的托辊上,或者通过气氛补偿的方式来克服边框效应。而采用前种类型克服的方式,卷绕系统体积相对庞大,而且不能设计成卧式卷绕镀膜系统,从而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可采用第二种方式,增加了系统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同样带来系统的成本的增加的问题外,还会给后来的使用者带来了诸多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卧式卷绕镀膜系统边框效应克服机构,这种卧式卷绕镀膜系统边框效应克服机构解决现有的克服边框效应的方式成本高、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卧式卷绕镀膜系统边框效应克服机构包括支架、翼板、托辊架,翼板有二个,二个翼板通过小轴活动连接在一起;翼板的两端各设置一支架,可上下相对运动的托辊架固定在支架上,托辊安装在托辊架上;翼板与托辊架之间安装连杆,连杆的上端与翼板活动连接,连杆的下端与托辊架活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翼板为一框体,框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将框体的两个侧边框连接起来,相邻的两个连接杆之间为方形孔,这样翼板上的无效部位掏空后,可减轻翼板整体的重量,使其张开或合拢时更容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的克服了带材镀膜过程中产生的边框效应,使得卧式磁控溅射镀膜系统的设计简约,容易实现,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从而做到低成本实现卧式磁控溅射镀膜系统。
2、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翼板可像翅膀一样张开、合上,翼板与托辊架具有连动关系,带材镀膜过程中易于将边框效应外移到翼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支架,2托辊架,3翼板,4托辊,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卧式卷绕镀膜系统边框效应克服机构包括支架1、翼板3、托辊架2,翼板3为一框体,框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将框体的两个侧边框连接起来,相邻的两个连接杆之间为方形孔,翼板3有二个,二个翼板3通过小轴活动连接在一起,二个翼板3可以相互张开或合拢;翼板3的两端各设置一支架1,可上下相对运动的托辊架2固定在支架1上,托辊4安装在托辊架2上;翼板3与托辊架2之间安装连杆5,连杆5的上端与翼板3通过轴活动连接,连杆5的下端与托辊架2通过轴活动连接,翼板3与托辊架2之间通过连杆5实现联动关系。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翼板3因卷绕带材(镀膜的基片)收放运动的张力对其有下压力的作用,而张开一定角度,同时带动连杆5运动,最终带动托辊架2往上运动,最终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而翼板3则紧贴着运动的带材,使得边框效应外移到翼板3上;反之,如果当带材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带材的张力作用在托辊4上,使得托辊架2有下压的运动,通过连杆5带动翼板3合拢,翼板3紧贴在运动的带材两边缘上,最终也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同样使得边框效应外移到翼板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5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系统
- 下一篇:用于管理无线对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