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音耐磨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4192.7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6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泽浩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 耐磨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音效果好、耐磨性强的吸音耐磨复合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越来越多。应用在建筑上的复合板的选择也越来越广。用于装饰音乐室的复合板通常对隔音效果要求较高。
理论上通常一般的物体都具有吸音效果,但是我们把平均吸声量,在无限大的空间中,声源与被测点之间放一张无限大的材料超过30dB的板材才称作吸音板材。吸音板材一般为高密度材料。声音是一种波状能量,需要介质才能传播。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声音的另一种传播就是跨介质传播。即从一种介质,穿过两种介质的临界接触面进入另一种介质,此时,声能的传递实质是振动幅度的传递。跨介质传播时,两种介质的密度相差越大,声能的损耗越大。而实际应用中,空气为人类常态下活动空间,于是与空气密度相差越大的材料一般为密度很高的材料。密度越高,吸音效果越好。这样的材料制成的板材,称为吸音板材。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吸音板材是在两块板之间安装橡胶层、减振材料或隔音毡等做成的,采用这种方法,在短期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吸音效果,但是其吸音效果会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由于橡胶等材料在空气中会慢慢老化,导致其逐渐变硬而丧失弹性,橡胶弹性丧失就会导致吸音效果变差。所以这样的吸音板材并不能保证长时间优异的吸音效果。同时,在选用复合板时,对复合板的强度考虑也是非常重要的。现有技术的吸音板材往往耐磨性较差。
公开号为CN 201495683U,公开日为2010.06.0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吸音复合板,包括石膏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石膏板面粘有阻尼隔音毡,该阻尼隔音毡的另一侧为吸音布。该专利文献阻尼隔音毡上直接设置吸音布,吸音布与阻尼隔音毡吸收的音量相当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且耐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吸音效果和耐磨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吸音效果好且耐磨性好的吸音耐磨复合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吸音垫板和耐磨层,不仅使复合板能够有效吸收噪音,且提高了复合板的耐磨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吸音耐磨复合板,包括下层的石膏板层和上层的吸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上设置有吸音垫板,吸音垫板与吸音层为粘接连接,所述吸音垫板上开有吸音孔,所述吸音孔均匀布置,所述吸音垫板上表面粘接有耐磨层。
所述吸音孔呈椭圆形状。
所述吸音垫板为离心玻璃棉板或聚酯纤维板。
所述吸音垫板的厚度为10-13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离心玻璃棉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玻璃用离心喷吹进行纤维化喷涂热固性树脂制成的丝状材料,具有阻燃、无毒、耐腐蚀、容重小、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强、吸湿率低、憎水性好等优点,更是一种优良的吸音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
使用时,声音传到最上层的吸音垫板上,由于吸音垫板上开有吸音孔,且吸音孔均匀布置,大部分的声音就会被吸音孔吸收,吸音垫板为离心玻璃棉板或聚酯纤维板,加之吸音孔设置呈椭圆形状,吸音效果尤为明显。当声音穿过最上层的吸音垫板后,传到吸音层上,吸音层又能再次对声音进行吸收,具有优异的吸音效果,由于在吸音垫板上表面粘接有耐磨层,所以使复合板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吸音垫板上开有吸音孔,且吸音孔均匀布置,大部分的声音就会被吸音孔吸收,吸音垫板为离心玻璃棉板或聚酯纤维板,加之吸音孔设置呈椭圆形状,吸音效果尤为明显。
二、当声音穿过最上层的吸音垫板后,传到吸音层上,吸音层又能再次对声音进行吸收,具有优异的吸音效果。
三、在吸音垫板上表面粘接有耐磨层,所以使复合板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四、将吸音垫板的厚度设置为10-13mm,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石膏板层,2、吸音层,3、吸音垫板,4、吸音孔,5、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泽浩,未经黄泽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4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虚拟机的在线备份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