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隔式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3676.X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1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马莉;蒋平;邓钰涵;王志红;彭胤琼;郭良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瓶和一种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瓶是常用医疗用品,主要结构与普通瓶子类似,包括瓶体和瓶盖;区别在于瓶盖上设置有引入管和排气孔,瓶体透明,瓶体上设置有内装液体的液量标识。使用时在引入管上连接引流管将人体的血液或尿液等引入瓶体内,排气孔防止瓶体内压力升高阻止引流。因为需要监控引流量,所以瓶体透明,瓶体上设置其内装液体的液量标识。现有引流管是材料与输液管材料相同的只有一个通道的管,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二者同时使用。
引流量需每天监控,引流的时间往往不只一天,而目前的引流瓶,瓶体内只有一个瓶腔,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每天将引流瓶内的液体倒掉,然后再重新开始引流。这样的缺点是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还增加了污染的风险。虽然可以将后一日液体量减去前一日液体量得出当日引流量,但依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期标识引流量的分隔式引流瓶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隔式引流瓶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瓶体,瓶体内部形成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瓶腔;瓶体上设置有与瓶腔连通的瓶颈,瓶颈与瓶腔一一对应设置;瓶体上还设置有每个瓶腔内装液体的液量标识。
进一步的是:瓶体内部形成三个相互隔离的瓶腔。
进一步的是:瓶体上连接有悬挂钩。
进一步的是:分隔式引流瓶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包括主管和与主管连通的分支管,分支管与瓶腔一一对应设置并连通,分支管上设置有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瓶腔,并控制引流管的分支管的开关,可以每天将液体引流到不同的瓶腔,便于监控每天的引流量。医护人员不必每天中断引流并倒掉液体。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引流管包括瓶腔分支管,分支管上设置有开关便于每天将液体引流到不同的瓶腔。
附图说明:
图1是引流瓶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瓶体1、瓶颈2、引入管3、排气孔4、瓶盖5、瓶腔6、液量标识7、分支管8、开关9、主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为了提供一种可分期标识引流量的引流瓶,引流瓶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瓶体1,瓶体1内部形成瓶腔6,瓶体1上设置有与瓶腔6连通的瓶颈2以及瓶腔6内装液体的液量标识7,瓶体1内部形成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瓶腔6,瓶颈2与瓶腔6一一对应设置,瓶体1上设置有每个瓶腔6的液量标识7。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瓶腔6,可以每天将液体引流到不同的瓶腔6,便于监控每天的引流量。医护人员不必每天中断引流并倒掉液体。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两个相互隔离的瓶腔6的设置方式可以如图1所示在瓶体1内设置隔板即可。每个瓶腔6均有其对应的瓶颈2、瓶盖5。此外每个瓶盖5上还应设置有与背景技术所述相同的引入管3和排气孔4。
根据申请人的经验,瓶体1内部形成三个相互隔离的瓶腔6最为合适。因为通常引流时间约三天。
为了便于引流瓶放置,瓶体1上连接有悬挂钩。这样瓶体1不仅可以放置于台面上,也可以悬挂于床边。悬挂的方式放置引流瓶更安全,不易倒掉。
为了方便连接引流瓶各个瓶腔6和病人身体,用于上述引流瓶的引流管,包括主管10和与主管10连通的分支管8,分支管8的数量与瓶腔6的数量相同,分支管上设置有开关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36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