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3012.3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县凯达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28 | 分类号: | E03C1/28;E03F5/04;E03F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家用装饰材料的需求量也是日渐增加,对日常生活用品已不仅仅满足于其简单的功能,比如被安装于厨房、卫生间或阳台地表面的地漏,残留在地面上的积水可从地漏排出,保持卫生间、厨房、厕所的整洁干净,但是人们对它不仅仅满足与下水管的连接作用,对其防臭、防止有害气体、蚊虫及病菌侵入的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地漏,存在很多问题:1、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2、大多使用水封,水封槽较浅,防臭效果差;3、地漏的出水口极小,容易被杂质堵塞,对其拆卸和维修不方便,生产加工困难,经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漏,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地漏,包括地漏主体以及与所述地漏主体相配合的地漏盖,所述地漏主体左右两端为排水区,地漏主体中间为密封防臭排水区,密封防臭排水区中部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有防臭芯,中心孔左右两侧均设有隔层板,隔层板与中心孔边缘相切,所述隔层板外侧设有地漏排水插板,地漏排水插板底端设有两个出水口,地漏排水插板顶端与地漏盖密封连接;所述地漏盖上设有若干进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地漏排水插板两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柱,地漏排水插板卡在卡柱形成的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孔内设有环形台阶,所述防臭芯外侧设有与环形台阶相配合的环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地漏的防臭结构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而且有效的防止臭气和害虫通过地漏进入卫生间,起到了很好的防臭、防虫的效果;隔层板和地漏排水插板的设计,有效的防止污水直接流入下水道;地漏排水插板与地漏盖密封接触,有效的防止臭气,起到防臭芯后的第二道防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漏的地漏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漏的地漏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漏的防臭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漏的地漏排水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R处的放大图。
图中:
1、地漏主体;2、地漏盖;3、排水区;4、密封防臭排水区;5、中心孔;6、防臭芯;7、隔层板;8、地漏排水插板;9、出水口;10、进水孔;11、卡柱;12、卡槽;13、环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漏,包括地漏主体1以及与所述地漏主体1相配合的地漏盖2,所述地漏主体1左右两端为排水区3,地漏主体1中间为密封防臭排水区4,密封防臭排水区4中部设有中心孔5,中心孔5内设有防臭芯6,中心孔5左右两侧均设有隔层板7,隔层板7与中心孔5边缘相切,所述隔层板7外侧设有地漏排水插板8,地漏排水插板8底端设有两个出水口9,地漏排水插板8顶端与地漏盖2密封连接;所述地漏盖2上设有若干进水孔10;所述地漏排水插板8两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卡柱11,地漏排水插板8卡在对称卡柱11形成的卡槽12内;所述中心孔5内设有环形台阶,所述防臭芯6外侧设有与环形台阶相配合的环台13。
具体使用时,在卫生间和厨房均可以使用这种地漏,当地板上有水时,水通过地漏盖2上的进水孔10流入排水区3,然后经过地漏排水插板8下的出水口9排出,当有污染物或者杂质时,隔层板7有效的防止污水直接流入下水道,当水位高于隔层板7高度后,污水才能流入第二道防臭芯6,另外防臭芯6左右两侧的隔层板7中间起到储水、防臭和密封效果;同时地漏排水插板8与地漏盖2紧密接触能有效防止臭气,起到防臭芯6的第二道防臭效果,地漏排水插板8与隔层板7的配合,可以有效的防止污垢直接进入防臭芯6,同时也可以延长防臭芯6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县凯达铜业有限公司,未经玉环县凯达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3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