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辫状河心滩砂体驱油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2643.3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0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于生云;张绍臣;闫百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2 | 分类号: | E21B47/002;E21B47/1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辫状河 心滩砂体驱油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填砂模型,具体的是在辫状河沉积背景下,油气储层主要为垂积方式形成的心滩砂体,为有效观察被驱替油气在地下运移状态及路径,模拟辫状河心滩砂体而设计的填砂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辫状河心滩砂体进行油气运移规律、剩余油分布位置及驱油效率的研究,主要是做岩心驱替实验,但岩心体积很小,对于整个辫状河心滩砂体来说,其代表性不强,且可视性不佳,不方便观察。所以需要一种模拟辫状河心滩砂体的物理模拟模型,为该储层的油气开发研究提供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辫状河心滩砂体进行油气开发研究的物理模拟装置,该模拟装置为立体箱式,三维可视性强,可连续观察记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辫状河心滩砂体驱油实验装置,包括砂箱、上端盖、下端盖及放置在砂箱侧面的显微镜,砂箱为透明可视有机玻璃筒,砂箱内按照河心滩砂体地层结构及组成装填相应的砂岩及粘土,砂箱的侧壁套有若干加强箍,在每一个加强箍壁上设置贯通砂箱壁的三个连通孔,这三个连通孔内分别插入压力传感器、热电偶及压差传感器;另外,上端盖及下端盖上分别设置插槽,插槽内置密封圈,砂箱的两端口分别插入上端盖及下端盖的插槽内,上端盖表面的插槽内侧还设置注入孔及采出孔。
为了加固砂箱,优选在上端盖及下端盖上分别设置若干圆孔,上述圆孔均布在插槽外侧,上端盖及下端盖上的圆孔两两同心,两两同心的圆孔内分别穿入螺杆,螺杆两端用螺母固定。
有益效果:实验时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本申请的可视砂箱,可直观的观察到油水在模型中的渗流情况和油驱水、水驱油,聚合物驱及其它化学驱后残余油分布情况;同时通过带有采集口的显微镜把驱替时流体每一步流动情况通过软件实时采集到计算机,可定量描述微观孔隙结构驱替过程中油水饱和度分布及大小,为辫状河心滩砂体油气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结合图2所示:辫状河心滩砂体驱油实验装置,包括砂箱4、上端盖2、下端盖7及放置在砂箱4侧面的显微镜12,砂箱4采用透明可视有机玻璃筒,砂箱4内按照河心滩砂体地层结构及组成装填相应的砂岩及粘土,砂箱4的侧壁套有若干加强箍3,在每一个加强箍壁上设置贯通砂箱壁的三个连通孔,这三个连通孔内分别插入压力传感器、热电偶及压差传感器5;另外,上、下端盖上分别设置插槽10,插槽内置密封圈,砂箱4的两端口分别插入上端盖2及下端盖7的插槽10内,上端盖2表面还设置注入孔8及采出孔9。为了加固砂箱4,在上及下端盖的插槽10外侧分别设置若干圆孔11,上述圆孔11均布在插槽10外侧,上端盖2及下端盖7上的圆孔11两两同心,两两同心的圆孔11分别穿入螺杆6,螺杆6两端用螺母1固定。
根据辫状河心滩砂体的地层结构及组成,在砂箱4底部填装粗砂岩,中下部位为薄层泥岩,中上部为中砂岩,顶部为粘土。通过在砂箱4侧面放置的高倍显微镜12,就可直观的观察到油水在可视砂箱中的渗流情况及油驱水、水驱油,聚合物驱及其它化学驱后残余油分布情况等;如果将显微镜12连接到计算机上,通过本领域相应软件,还可将对渗流、驱油等情况进行定量描述;另外,也可在砂箱4侧面放置摄像机13,将砂箱4内的驱油、渗流等情况摄制下来,方便进一步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2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溶性粘合剂的涂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三阶精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