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2449.5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9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峻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江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3 | 分类号: | G08B13/183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激光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报警器常以红外线、超声波、微波等为探测介质,它们都以锥面或球面向周围空间辐射,接收装置收到的信号能量只占辐射能量的极小一部分,因此接收装置要求有很高的增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使得电路复杂化,难以制作。众所周知,激光的方向性极强,经过远距离传播也无明显散射,能量几乎全部集中在传播直线上,若以激光为探测介质,可使接收电路变得非常简单,而且作用距离将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电路简单的一种激光报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整流桥、激光器、光敏电阻RG,三极管VT1、VT2,扬声器,电阻R1-R3;所述激光器连接整流桥输出端,所述光敏电阻RG与电阻R2串联后接整流敲输出端,所述R2与GR间接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发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的12引脚,VT1的发射极接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所述VT2的集电极接扬声器一端,扬声器另一端接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VT2的基极接发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的8引脚,VT2的发射极接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的9引脚接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的11脚与10脚通过电阻R3连接。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备抗干扰能力强,电路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整流桥、激光器、光敏电阻RG,三极管VT1、VT2,扬声器,电阻R1-R3;所述激光器连接整流桥输出端,所述光敏电阻RG与电阻R2串联后接整流敲输出端,所述R2与GR间接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发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的12引脚,VT1的发射极接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所述VT2的集电极接扬声器一端,扬声器另一端接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VT2的基极接发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的8引脚,VT2的发射极接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的9引脚接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声集成电路芯片KD9562的11脚与10脚通过电阻R3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模拟声音集成电路IC等元件构成接受电路,平时激光棒发射出的激光正好照射在光敏电阻Rg上,Rg呈低阻状态,三极管VT1因基极低电位而截止,IC不工作,扬声器Y不发声。一旦有人或物体进入警戒区域遮断光路,Rg由于受不到光照而阻值变大,VT1因基极电位升高而饱和导通,IC得电工作,输出的音频信号经三极管VT2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报警声。由于电路处于小电流长时间工作状态,因此采用电容降压供电方式,市电经电容C1降压、VD1~VD4桥式整流、C2滤波、VDW稳压后获得约4.7V电压,供电整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器采用半导体激光棒,体积小巧,只比成人拇指稍大;额定电压为4.5V,发射时耗电仅28mA左右,能够产生波长640nm~680nm的红色激光,射程可达1200m,是理想的激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江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江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2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