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纯铝板锭加热防变形料垫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1620.0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7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源电子铝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5/00 | 分类号: | F27D5/00;C21D9/7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76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纯 铝板锭 加热 变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纯铝板锭加热时防止板锭变形的装置,属于高纯铝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铝板带热轧生产中品种绝大多数为铝合金,板锭加热炉各部件也是针对铝合金产品特性、满足工艺要求设计的。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电容器需求量加大导致其核心原料:电子铝箔需求量增加;电子铝箔为含铝量在99.99%以上的高纯铝加工的,其特性为强度、硬度低,在电子铝箔生产的热轧环节中板锭加热温度600℃左右(铝合金加工中加热温度一般在500℃左右),在此温度下强度、硬度低的特性更为凸显,在板锭加热炉中板锭通过料垫立置在炉内轨道上,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在板锭自重作用下板锭与料垫接触部位逐渐变形、料垫镶入板锭平均深度6—7mm,在随后轧制时该处形成10—25mm毛刺,在继续轧制时毛刺极易进入带材边部30mm—40mm表面,少数会进入更大范围造成表面异物压入而产生废品。
目前铝合金板锭加热炉使用的料垫,其与板锭接触面是由中间一个水平平面、两边各一个与水平平面呈约15°角相互对称的小平面组成;高纯铝板锭与料垫接触面多数为R1200mm圆弧面。在板锭放置在料垫上室温时接触情况为:在板锭厚250—260mm时,沿厚度方向两边各约50mm与料垫两小斜面接触,板锭最低点距两小斜的水平面距离约14mm;由于上述接触情况,板锭在加热时与料垫接触部位出现深约6—7mm的变形,导致随后加工出现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纯铝板锭加热防变形料垫,以保证高纯铝板锭加热后轧制时无可进入带材表面的毛刺产生,同时要满足板锭在运行时的稳定性要求。
解决本实用新型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料垫与板锭接触面设计为圆弧面,料垫圆弧面半径R≦与之接触板锭圆弧尺寸。
料垫圆弧面半径R=与之接触板锭圆弧尺寸×5/6。
料垫沿宽度方向与板锭接触边部加工为圆弧角。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可实现板锭加热后变形轻微,有效解决了板锭在热轧时因边部局部变形而产生毛刺导致带材异物压入问题;可提高轧材质量及成品率,满足市场发展所需,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将料垫1与板锭接触面2设计为圆弧面,料垫1的圆弧面半径R=与之接触板锭圆弧尺寸×5/6;料垫1沿宽度方向与板锭接触边部加工为R8圆弧角3(如附图2所示),以防止硌伤板锭。
经生产试用,在板锭按工艺要求加热至610℃、22小时,出炉时板锭与料垫接触面2变形轻微,在随后轧制过程中未出现因边部毛刺而产生的带材表面异物压入问题。在加热前、后板锭稳定性良好,完全满足板锭进、出炉移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源电子铝箔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源电子铝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1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车后拖曳臂检测工装
- 下一篇:一种具有排气装置的燃气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