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9486.0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宁爱民;沈本贤;高鲜会;赵利民;赵基钢;姚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21/06 | 分类号: | C10G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沥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特别是生产高软化点溶剂脱沥青产品的溶剂脱沥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炼油工业中,溶剂脱沥青工艺过程主要是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利用烷烃溶剂从减压渣油等较重的馏分油中萃取富含烷烃的较轻馏分油(脱沥青油/DAO),做为润滑油基础油和催化裂化、临氢加工等工艺过程的原料,萃取剩下的残渣料,多以沥青质、胶质为主,称为脱油沥青(DOA)。由于溶剂脱沥青工艺过程通过萃取溶剂的选择性溶解、萃取分离,可以分离除去一定量的沥青质、胶质、重金属等杂质。使脱沥青油(DAO)可以作为催化裂化和加氢等二次加工的进料。
随着全球原油逐渐变重,从原油中提取更多的轻馏分油作为马达燃料生产原料的技术需求在逐步增强。溶剂脱沥青作为提取较轻馏分油的一种工艺过程,其所采用的烷烃溶剂由初期的丙烷,逐渐向丁烷、戊烷转变。通过选用较重的烷烃溶剂,适度增加溶剂的溶解能力,增加脱沥青油(DAO)的收率,以增加马达燃料的原料供应。然而,相应得到的脱油沥青(DOA)稠度也在增大,由此出现的大稠度、高软化点、硬质的脱油沥青(DOA)难以流动、输送,从另一方面阻碍、限制了脱沥青油(DAO)收率的增加。
目前炼油工业所用的溶剂脱沥青装置,其渣油溶剂脱沥青塔对于沉降到塔底的DOA没有帮助向塔外输送的措施,致使沉降到塔底的稠度较大的高软化点DOA因堆集、重力作用、压力作用而结块,难以顺利地从塔底排出。由于高软化点DOA不能顺利排出溶剂脱沥青塔,严重影响重质原油的渣油脱沥青加工方案的展开。为使DOA具有相应的流动性,确保其顺利地从溶剂脱沥青塔底排出,往往不得不降低溶剂脱沥青装置的DAO收率。
CN01141462.6公开了一种脱除石油渣油中高软化点沥青的溶剂萃取工艺及其设备,采用碳原子数较高的轻烃(戊烷或戊烷馏分)作溶剂,以获得较高收率的脱沥青油(DAO)。溶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渣油混合后,进入溶剂脱沥青塔分离得到脱沥青油相和沥青相,沥青相通过直接节流快速膨胀方法,使高软化点沥青喷雾分散为固体微粒,在特殊的气固分离器中实现沥青与溶剂分离。不言而喻,这种脱油沥青溶剂分离方法将会直接影响溶剂脱沥青塔内操作压力控制和工况稳定,此外由于沥青微粒具有一定的粘着性,也使得气固分离器难以长周期正常运转。
CN200510080799.0公开了一种通过耦合萃余残渣造粒实现重质油深度梯级分离的方法及处理系统,实际是在CN01141462.6基础上,通过向沥青相中引入新的溶剂,使之在气固分离器中快速相变被强制雾化分散为固体微粒,而溶剂气化为气体,也实现沥青与溶剂的低温分离。但是该方法也使得溶剂回收系统负荷明显增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该溶剂脱沥青装置可以实现高软化点脱油沥青顺利排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溶剂脱沥青装置,包括溶剂脱沥青塔,在溶剂脱沥青塔的塔底部设置有转轴带动的刮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上述装置中,转轴带动的刮板装置由动力机构驱动。带动刮板的转轴的轴向与溶剂脱沥青塔的轴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上述装置中,转轴带动的刮板装置的旋转方向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转速以不影响脱油沥青连续下降、不影响脱沥青塔内相平衡形成为宜。
本实用新型上述装置中,根据溶剂脱沥青塔的底部容积尺寸和工艺需要,转轴带动的刮板可以制成单层,也可以制成多层。电机通过密封的传动轴与塔内带动刮板的转轴相连提供旋转动能。溶剂脱沥青塔内用于固定刮板转轴的托架在具有必要机械强度前提下,应以阻挡DOA下降的横截面积最小为好,其阻挡脱油沥青下降的横截面积小于此位置处物料实际通过截面的1/3。刮板应略带弧度,以使刮板的一边在贴近塔内壁前行过程中,方便地从塔内壁和DOA物料接触面铲入,增强翻动效果;刮板的宽度不宜超过塔内径的1/4,使翻动起来的物料有畅通的流动空间;如果设置多层刮板,应以错位方式安置,以便于翻动起来的物料流动扩散。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其它结构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结构,如空塔型结构、内置转盘结构、内置折流板结构、内置填料层结构,等等。溶剂脱沥青塔的进料方式主要有,(1)渣油和溶剂分别从上、下两处分别进塔;(2)将溶剂分为主、副两股物流,副溶剂与渣油混合后进塔,主溶剂单独从塔下部进塔;(3)溶剂与渣油混合后进塔的形式。
与现有溶剂脱沥青工艺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转轴带动的刮板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塔底传动轴容易密封,可以长周期稳定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9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