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石墨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6404.7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邓联文;徐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汉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9/04;B32B15/09;B32B15/08;B32B15/085;B32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金万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石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石墨箔,属于石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导热性,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湿法冶金、酸碱生产、合成纤维、造纸等工业部门,用于制作热交换器、反应槽、凝缩器、燃烧塔、吸收塔、冷却器、加热器、过滤器、泵等设备。一般石墨箔的制备是将氧化石墨分散在水中成为溶胶,将溶胶蒸发浓缩,氧化石墨即在容器底部析出,通过加热,将一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挥发,即成为石墨箔,而采用这种方法所制得的石墨箔的厚度最薄只能达到50μm。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柔性石墨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石墨箔的厚度最薄只能道道50μm的厚度。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结构是:一种柔性石墨箔,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层、石墨层和金属层,石墨层在聚合物层与金属层之间,石墨层包括石墨粉末和胶黏剂层。
所述石墨层厚度为5μm-100μm。
所述聚合物层为聚脂薄膜层或聚酰亚胺层或聚碳酸脂层或聚乙烯层。
所述金属层为铜片或镍片或铝片或银片或锌片或锡片或钛片。
所述胶黏剂层为丙烯酸胶层或环氧树脂胶层或硅胶层或或热熔胶层。
其有益效果是:利用真空热处理,将聚合物和胶黏剂层蒸发掉后,就只留 下石墨箔,这样的柔性石墨箔的厚度可达到5μm-100μm之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柔性石墨箔,用以提供厚度更加薄的石墨箔,所述柔性石墨箔包括聚合物层1、石墨层2和金属层3,石墨层2包括有石墨粉末和胶黏剂层,胶黏剂层为烯酸胶层或环氧树脂胶层或硅胶层或或热熔胶层。将石墨层2通过干式涂布法和温式涂布法涂布在聚合物层1上,聚合物层为聚脂薄膜层或聚酰亚胺层或聚碳酸脂层或聚乙烯层,石墨层2的厚度为5μm-100μm,然后复卷在金属层3上,金属层3为铜片或镍片或铝片或银片或锌片或锡片或钛片。通过真空热处理后,聚合物层1和石墨层2内的胶黏剂层就会挥发,只留下了附着在金属层3上的石墨粉末,大大减小了石墨箔的厚度,金属层3可有效改善石墨箔易碎和纵向传热性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 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汉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汉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6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