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抱死的新式内锥钻夹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6064.8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1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华;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12 | 分类号: | B23B5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抱死 新式 内锥钻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锥钻夹头。
背景技术
手枪电钻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电动工具。手紧钻夹头和扳手钻夹头是应用于手枪电钻中最经典和普遍的钻夹头,但它们会因受到冲击而导致夹持钻具松动,因此,它们在冲击电钻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尽管钻夹头的基本结构已经定型,即使微小的改进也需付出比较大的心血,但一直以来,技术人员仍然持着地试图改良上述经典钻夹头的结构。比较重大的改进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技术人员终于找到了如何克服上述钻夹头如何克服受冲击后所夹钻体容易松动的解决办法,即在上述钻夹头中引入自锁机构,从而克服了电钻受到冲击时容易发生的夹持钻具松动的问题。
实际上,在自锁式结构应用于手枪电钻的钻夹头之前或同一时期,在欧美几个有影响力的钻夹头制造企业也在开发另一种钻夹头,同样也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这就是内锥钻夹头。
内锥钻夹头设有与驱动机器配合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驱动机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体的前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钻夹头还设有可相对连接体转动的钻体,所述钻体套在连接体外,钻体中设有围绕连接孔轴线分布的夹爪孔,所述钻夹头的夹爪穿过所述夹爪孔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反向螺纹。由于内锥钻夹头的螺纹是反向螺纹,使内锥钻夹头有自紧功能,其钻具越钻越紧,这样,即使受到冲击,也不会因此而发生松动,或即使有松动迹象,但马上又因为电钻的工作而被夹紧,而且,内锥钻夹头相较于同样具有自紧功能的自紧钻夹头,体积、重量都要小得多。
上述问题似乎已被内锥钻夹头所解决了,但实际上还远未结束。
内锥钻夹头的优势所在恰恰是其引发问题的所在,由于内锥钻夹头的钻具越钻越紧,再加上工作中的发热,使内锥钻夹头与钻具的螺纹结合力如此之高而产生了抱死现象,操作人员几乎无法手握电钻拧松钻夹头。
随着自锁结构的广泛应用,由于内锥钻夹头所存在的上述缺陷,而内锥钻夹头的优点所对应的功能,自锁结构也能实现,因此,内锥钻夹头已没有存在的基础,被逐渐被打入冷宫被人遗忘,时至今日,具有自锁结构的钻夹头盛行于市场,而内锥钻夹头几乎看不到有批量产品出现。
一切似乎已被定论,对于机床用的钻夹头由自紧钻夹头担当,对于电钻用的钻夹头,由手紧钻夹头和扳手钻夹头担当,如需进一步提高性能,增加自锁结构。
但随着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无绳电钻也即由蓄电池供电的电钻进一步流行,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无论蓄电池容量和电钻电机功率都提高很快,但是手紧钻夹头乃至扳手钻夹头的夹持力却成为了瓶颈,难以充分发挥电钻电机的功率,制约了手枪电钻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抱死的新式内锥钻夹头,为充分利用目前高功率的手枪电钻电机的效能,促进手枪电钻的进步,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设有与驱动机器配合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驱动机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体的前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钻夹头还设有可相对连接体转动的钻体,所述钻体套在连接体外,钻体中设有围绕连接孔轴线分布的夹爪孔,所述钻夹头的夹爪穿过所述夹爪孔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连接体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台阶,所述台阶上放置有圈件,所述钻体的后部在所述圈件上方连接有压盖,所述压盖和圈件之间沿着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所述压盖的滚珠,圈件设有一一对应的放置滚珠的滚珠孔,面向圈件上表面的压盖表面沿着周向一一对应所述滚珠设有多个斜面,所述斜面在钻体旋紧夹爪夹住钻具的旋转方向上的那一端与圈件上表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和所述斜面在钻体旋松夹爪的旋转方向上的那一端与圈件上表面之间的第二距离均小于滚珠的直径,且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进一步地,面向圈件上表面的压盖表面沿着周向对应所述斜面设有多个槽,所述斜面处于所述槽的槽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6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