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3236.6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6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张华;李烔源;李洋;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盈安美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08 | 分类号: | F26B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红外 加热 干燥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样品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
背景技术
微波干燥箱是一种常用的仪器设备,主要用来干燥样品,也可以提供实验所需的温度环境,主要应用于化工,电子,铸造,汽车,食品,机械等各个行业。微波干燥箱通过反射、透射和吸收三种方式与介质作用。这三种方式在微波红外加热与样品处理中,都有其重要作用:微波炉壁用金属构成良好的反射,使微波不泄露;样品容器选用透射性好的材料以减少微波能量损失;样品靠吸收微波能而被加热。用微波-红外加热样品,可大大加快速度。但对于水分含量较大的样品,由于水分子对微波场的损耗作用,会降低微波干燥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微波干燥箱在加热水分含量较大的样品时,效率降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包括具有干燥室的箱体,磁控管固定在干燥室后部且与控制器连接,干燥室两侧固定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红外加热组件。其优点是:对于水分含量较大的样品,由于水分子对微波场的损耗作用,会降低微波干燥的效率。采用红外加热组件对水分含量较大的样品进行干燥,再结合微波红外加热的优势,使样品达到快速干燥的效果。
所述的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红外加热组件为红外加热管或红外辐射器,固定在干燥室两侧。其优点是:对于河流沉积物等水分含量较大的样品,红外加热可以除去大部分水分,温度控制容易、且升温迅速,并较具安全性,热惯性小,不需要暖机,节省人力。
所述的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干燥室底部具有与旋转马达转轴连接的样品托盘。其优点是:用来盛放土壤等样品,旋转马达带动样品托盘360度旋转,使样品受热均匀。
所述的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干燥室侧壁上固定有测量罐,罐体内的样品温度测量探头与控制器连接。其优点是:测量管内样品和实际样品一致,通过实测样品的温度,控制磁控管的工作。
所述的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干燥室后部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红外温度测量探头。其优点是:测量干燥室内的温度,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红外设备工作功率。
所述的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干燥室侧壁上安装搅拌刷,刷柄一端固定在干燥室侧壁上,另一端与刷头铰接,刷头位于托盘上方,且刷尺位于托盘构成的空腔内。其优点是:搅拌刷前后错落的搅拌尺结构,搅拌土壤等样品,使加热均匀,不用时可直立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刷刷头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刷刷头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刷刷头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程序控制流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加热PID控制流程图。
图中,1、箱体;2、干燥室;3、样品托盘;4、搅拌刷;4-1、刷柄;4-2、刷头;4-3、刷尺;5、测量罐;6、样品温度测量探头;7、磁控管;8、涡轮风扇;9、红外加热组件;10、红外温度测量探头;1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微波红外加热干燥箱,包括具有干燥室2的箱体1,采用微波功率1200W的磁控管7,固定在干燥室后部且与控制器11连接。干燥室两侧固定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红外加热组件9,红外加热组件采用红外加热管或红外辐射器。干燥室底部具有与旋转马达转轴连接的样品托盘3,顶部设有排风量5.8m3/min涡轮风扇8。干燥室侧壁上固定有测量罐5,罐体内的样品温度测量探头与控制器连接6。干燥室后部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红外温度测量探头10。干燥室侧壁上固定有搅拌刷4,刷柄4-1一端固定在干燥室侧壁上,另一端与刷头4-2铰接,刷头位于托盘上方,且刷尺4-3位于托盘构成的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盈安美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盈安美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3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