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静音电极化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2833.7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3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戴若夫;辜显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若夫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姜芳蕊;宁星耀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静音 极化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静音电极化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静电除尘装置已广泛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可吸入微颗粒。现有静电除尘装置作为室内空气净化器的主要过滤部件时,室内一旦有长线度的纤维状飘尘进入高压静电场,接触到正负极板两端,往往就会引起极间瞬间短路放电,空气中也将相应产生放电爆裂噪音,工作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性高的高效静音电极化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静音电极化除尘装置,包括直流高压发生器,直流高压发生器正极与由至少一个正极板构成的正极板组相连,高直流压发生器负极与由至少一个负极板构成的负极板组相连,各正极板和各负极板相互交错叠加布置,相邻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设有蜂窝状支撑。
进一步,所述正极板为电极化板,由极化塑料包覆层Ⅰ和设于极化塑料包覆层Ⅰ内的铜箔导体Ⅰ构成,铜箔导体Ⅰ一端伸出极化塑料包覆层Ⅰ与直流高压发生器正极相连,铜箔导体Ⅰ另一端包覆于极化塑料包覆层Ⅰ中。
进一步,所述负极板结构与正极板结构相同,负极板亦为电极化板,由极化塑料包覆层Ⅱ和设于极化塑料包覆层Ⅱ内的铜箔导体Ⅱ构成,铜箔导体Ⅱ一端伸出极化塑料包覆层Ⅱ与直流高压发生器负极相连,铜箔导体Ⅱ另一端包覆于极化塑料包覆层Ⅱ中。
进一步,所述蜂窝状支撑为蜂窝状的极化塑料板,胶合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
进一步,相邻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间距为2-4mm,每一片极板的长度根据需要决定,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宽度为40-75mm。
进一步,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发出的直流高压一般处于12000V-15000V之间。
本实用新型整体迎风面尺寸需根据通风除尘要求的风量及通风面积决定,迎风面的长度就是极板长度,迎风面高度通过正极板和负极板叠加的数量实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基于电极化理论,正极板和负极板均采用由铜箔导体和极化塑料包覆层压铸而成的电极化板,完全避免了因室内长线度飘尘短路放电的现象,也完全消除了放电爆裂噪音,除尘效率高,在15000V高电压极化下,一次性通过除尘率可达到98%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3为极化后的尘埃颗粒放大示意图。
图2中,空心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 本实施例包括直流高压发生器6,直流高压发生器6正极与由多个正极板构成的正极板组相连,高直流压发生器6负极与由多个负极板构成的负极板组相连,各正极板和各负极板相互交错叠加布置,相邻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设有蜂窝状支撑3。
所述正极板为电极化板,由极化塑料包覆层Ⅰ2和设于极化塑料包覆层Ⅰ2内的铜箔导体Ⅰ1构成,铜箔导体Ⅰ1一端伸出极化塑料包覆层Ⅰ2与直流高压发生器6正极相连,铜箔导体Ⅰ1另一端包覆于极化塑料包覆层Ⅰ2中。
所述负极板结构与正极板结构相同,负极板亦为电极化板,由极化塑料包覆层Ⅱ4和设于极化塑料包覆层Ⅱ4内的铜箔导体Ⅱ5构成,铜箔导体Ⅱ5一端伸出极化塑料包覆层Ⅱ4与直流高压发生器6负极相连,铜箔导体Ⅱ5另一端包覆于极化塑料包覆层Ⅱ4中。
所述蜂窝状支撑3为蜂窝状的极化塑料板,胶合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
相邻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间距为3mm,每一片极板的长度根据需要决定,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宽度均为50mm。
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6发出的直流高压为15000V。
工作原理:参照图2,通过直流高压发生器6将高压直流电施加于正负极板之间,迫使处于正负极板的尘埃粒子7内部正、负束缚电荷产生相对位移,形成偶极子,形成偶极子的尘埃颗粒7将会吸附在电极化板上(参见图3)。即便是长线度的纤维状飘尘,处于正负两级板之间时,也不会出现中和放电的情况,因为极化塑料不是金属材料,在强电场下,只会极化,没有电子逸出,不会出现电离,也就没有放电现象发生,消除了放电爆裂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若夫,未经戴若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2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