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接头及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2816.3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昌训;徐国荣;吴攀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9/06 | 分类号: | F16L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接头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转接头及含有该回转接头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回转接头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机械设备输送流体介质的场合,其可将相对静止管道内的流体连续无泄漏地输送到旋转部件内,实现动力传输。
目前,应用的回转接头为进油口、出油口全部置于转子的圆周面上或端面上的形式。若将进油口和出油口全部置于圆周面上,则转子轴向尺寸大,结构不紧凑,比较笨重;若将进油口和出油口全部置于端面上,因出油口存在压力,端面受很大的力,需要采用其他方式压紧,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接头,能够大幅度减小回转接头的轴向尺寸,避免端面受力对回转接头的损害,同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接头,其包括转子和外筒,所述转子的外圆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转子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转子上端面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转子上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外筒包括筒底和筒壁;所述转子的下端面与所述筒底接触;所述筒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的第三油口,所述筒底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通的第四油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转子的圆周面上开有P口环形槽,在转子的下端面上开有T口环形槽,相对于将P口、T口均开在转子圆周面上的方案,该方案中回转接头的轴向尺寸大大降低,结构更加紧凑,重量减轻,节约生产成本;同时由于P口压力较高,将其设置于转子的圆周面上,可避免转子的端面受力,降低回转接头的故障率,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回转接头还包括上端盖,所述上端盖压扣于所述转子的上端外沿并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
这样,可以将转子固定在外筒内部,防止转子沿轴向方向攒动,便于回转接头的运输和安装,提高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子与所述上端盖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轴肩,所述上端盖套设在所述轴肩上,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筒壁的上端通过紧固件固定。
这样,上端盖套在轴肩上,通过紧固件即可实现转子、外筒和上端盖之间的固定连接,组成完整的回转接头,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提高回转接头的维修和拆装效率,提高生产率;同时,将上端盖套设在轴肩上,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提高液压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子与所述上端盖相配合的一端不低于所述上端盖的外端面。
在本方案中,使上端盖的外端低于转子的端部,使上端盖的外端与转子的端部持平,可以保证转子端部的平整性,便于转子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同时还使得回转接头的轴向尺寸更小,结构更加紧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外筒的筒壁通过螺钉固定,所述螺钉的轴线与所述转子的轴线平行。
采用螺钉连接,连接强度高,拆装方便,稳定性好,同时采购成本低,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螺钉沿所述上端盖的周向均布。
这样,可以保证外筒和上端盖的牢固连接,同时使得上端盖和外筒的受力更加均匀,不易变形,提高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段。
这样便于上端盖与高压管及回油管的连接配合,拆装方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段。
这样便于转子与高压管及回油管的连接配合,拆装方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子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密封圈可以保证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一环形槽之间的密封性,降低油液泄漏,提高液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回转接头,外筒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转子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所述第三油口接所述第一部件的进油管,所述第四油口接所述第一部件的出油管;所述第一油口接所述第二部件的进油管,所述第二油口接所述第二部件的出油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把T口开在转子的下端面,把P口开在转子的圆周面,这样即可以保证端盖受力很小,同时大幅减少了转子的轴向尺寸,重量也大幅减小。回转接头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重量轻,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2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