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锅炉煤粉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2794.0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牛弓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弓弦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F23N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434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锅炉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型锅炉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我国使用燃煤锅炉进行取暖的大部分地区,由于现有技术中燃烧煤粉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昂,传统小型锅炉热效率较低,且大部分不使用煤粉燃烧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针对小型燃煤锅炉的煤粉燃烧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使用方便、价格较低的小型锅炉煤粉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小型锅炉煤粉燃烧器,包括煤粉储存罐、氧化剂储存罐、粉体泵、一次风机和燃料喷枪;其特征是:还包括无气混合器、有气混合器、氧化剂流量控制阀门组和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
所述煤粉储存罐出料口通过管道经截止阀后与无气混合器连接;所述氧化剂储存罐出料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截止阀、氧化剂流量控制阀门组和无气混合器;所述氧化剂流量控制阀门组由若干延时继电器控制的电磁阀并联构成;
所述无气混合器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粉体泵输入端连接,粉体泵的输出端与有气混合器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有气混合器进气端和出料端与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连接;所述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按阀门、有气混合器、阀门的顺序串联后,再与一阀门并联的形式构成;
所述一次风机与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的输入端连接;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的输出端与喷煤粉球阀输入端连接;喷煤粉球阀的输出端与分配器输入端连接,分配器输出端与燃料喷枪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次风冷风送粉系统,比热风系统结构简单,二次风由炉膛下方自然配送,电力消耗较小。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点火期氧化剂助燃,使用电子点火更加容易,且氧化剂的供应由延时继电器分三级逐步关闭,控制线路简单,成本较低。
3、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使传输动力、风压及煤粉浓度可灵活调节,保证炉膛燃烧稳定,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煤粉储存罐;2—氧化剂储存罐;3—氧化剂流量控制阀门组;4—有气混合器;5—锅炉;6—燃料喷枪;7—分配器;8—喷煤粉球阀;9—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10—一次风机;11—粉体泵;12—无气混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小型锅炉煤粉燃烧器,包括煤粉储存罐1、氧化剂储存罐2、粉体泵11、一次风机10和燃料喷枪6;其特点是:还包括无气混合器12、有气混合器4、氧化剂流量控制阀门组3和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9;
所述煤粉储存罐1出料口通过管道经截止阀后与无气混合器12连接;所述氧化剂储存罐2出料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截止阀、氧化剂流量控制阀门组3和无气混合器12;所述氧化剂流量控制阀门组3由若干延时继电器控制的电磁阀并联构成;
所述无气混合器12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粉体泵11输入端连接,粉体泵的输出端与有气混合器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有气混合器进气端和出料端与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9连接;所述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按阀门、有气混合器4、阀门的顺序串联后,再与一阀门并联的形式构成;
所述一次风机10与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的输入端连接;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的输出端与喷煤粉球阀8输入端连接;喷煤粉球阀的输出端与分配器7输入端连接,分配器输出端与燃料喷枪6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氧化剂为氯酸钾。
工作过程及原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打开煤粉储存罐1和氧化剂储存罐2出料端的截止阀,启动粉体泵及一次风机,煤粉与氧化剂进入无气混合器12,输出至有气混合器4,经配风后至分配器7,最终进入燃料喷枪6,经电子点火在锅炉5炉膛中燃烧。点火后,氧化剂流量控制阀门组3中的电磁阀按既定时间长度,依次关闭,炉膛正常燃烧。调节燃料配风调节阀门组9及粉体泵的流量可以调节配风比例;调节煤粉储存罐1和氧化剂储存罐2出料端的截止阀开度,可以调节助燃氧化剂的比例,从而将助燃时间调整到最佳,节约氧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弓弦,未经牛弓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2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