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力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2792.1 | 申请日: | 2012-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6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房立均;张秀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鑫龙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12;A63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健身器材,具体的说是指一种训练推力的器械。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室外运动更是民众所喜欢的健身方式,因此,多种多样的室外健身器械应运而生,推力训练器就是其中的一种。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推力训练器大都采用转动点在上部,摆杆、座板焊接成整体,座位下方多为两组平行四连杆作运动副,采用限位块进行限制。其存在的以下不足:一是上述结构采用限位块进行限制难以满足重力作用下的屈服强度;二是由于转动点在上部,造成结构复杂,立柱较高,成本降不下来,并且在力量使用上不合理,缺乏舒适性;三是由于座位下方采用两组平行四连杆作运动副,间距小,易产生卡夹等危险,安全性差。为此,在GB19272-2011室外器材新标准实施之际,上述健身器材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推力训练器,其结构紧凑,成本低,安全性高。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立柱、坐架、推臂、支撑杆,支撑杆与立柱垂直,并固定联接于立柱的中下部,推臂上端装设有手柄,其特征在于:坐架的后侧上端、下部分别通过上连杆、中连杆与立柱活动联接;在支撑杆的外端联接有“U”型架,推臂下部通过转套活动联接于“U”型架上;坐架的底部前端活动联接有下连杆, 下连杆的下端与推臂活动联接。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推臂的转轴点在座位下方,改变了传统的在人体上部转动的结构,克服了剪切、挤压给人造成的危害,确保使用者及他人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使用舒适。立柱的减短,减少了立柱材料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中标识:1-立柱,2-坐架,3-推臂,4-支撑杆,5-上连杆,6-中连杆,7-手柄,8-“U”型架,9-转套,10-下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立柱1、坐架2、推臂3、支撑杆4,支撑杆4与立柱1垂直,并固定联接于立柱1的中下部,推臂3上端装设有手柄7,坐架2的后侧上端、下部分别通过上连杆5、中连杆6与立柱1活动联接;在支撑杆4的外端联接有“U”型架8,推臂3下部通过转套9活动联接于“U”型架8上;坐架2的底部前端活动联接有下连杆10,下连杆10的下端与推臂3活动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中连杆安装限位块、轴承、防水圈后与立柱活动联接,上连杆安装轴承、防水圈后与立柱活动联接,它们的另一端安装轴承等后连接坐架,形成平行四连杆的连杆运动副。
本实用新型的转套安装有限位块、轴承、防水圈,限位块可以使推臂在有效的范围内运动,减少了运动中对使用者所造成的伤害。使用本实用新型主要锻炼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和背部肌群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鑫龙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沧州鑫龙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2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管板试压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材料检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