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祛斑修复美容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2523.5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9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科;李元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青科 |
主分类号: | A45D34/04 | 分类号: | A45D34/04;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201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斑 修复 美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化妆品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祛斑修复美容笔。
背景技术
人们面部的斑会影响到整个人的美观,且多数人脸上都长有各种斑点,目前的祛斑手段,多采用的是通过激光手术或冰疗方法进行祛斑,这样虽然能够真正的将面部斑点去掉,但是在治疗中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且易在脸上留下疤痕,复发率也高,代价高昂,另外还有利用毛刷在面部进行抹粉以遮住斑点,这种会造成面部肤色的不自然,也有利用牙签或其他尖锐工具在斑点上点入遮斑的药水,但操作起来十分麻烦,且卫生条件达不到,易划伤皮肤造成皮肤的感染。因此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实用廉价的代替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祛斑修复美容笔。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现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祛斑修复美容笔,是由祛斑笔和修复笔连接组成,所述的祛斑笔是采用原子笔结构,由原子笔芯、第一笔管、第一笔帽组成,原子笔芯安装在第一笔管内,第一笔帽安装在第一笔管前端上,在原子笔芯内装有祛斑药水。所述的修复笔是由第二笔管、笔珠、第二笔帽组成,在第二笔管内装有修复液,笔珠嵌装在第二笔管的端头。
在所述的第一笔管和第二笔管之间安装有电子电池,在第一笔管前端安装有灯泡装置,灯泡装置通过导线连接电子电池,灯泡开关安装在第一笔管管壁上;在所述的第二笔管的端头与笔珠连接处安装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开关安装在第二笔管的管壁上。
所述的原子笔芯的笔尖直径为0.38~1.0mm之间。
在第一笔管内可装入祛真皮斑、干斑、雀斑等祛斑液,在第二笔管内可装入修复液、疤痕修复液、防止色素回流原液等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原子笔芯结构,不会对面部皮肤造成划伤,且干净卫生,涂抹药水十分方便,涂抹时只针对斑点范围,不会影响整体的肤色,使用十分方便,另一端的修复笔采用滚珠结构,通过振动可以使修复液自动流出并且使皮肤毛细孔迅速打开,达到快速吸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祛斑美容笔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一种祛斑修复美容笔,是由祛斑笔1和修复笔2连接组成。
所述的祛斑笔1是采用原子笔结构,由原子笔芯11、第一笔管12、第一笔帽13组成,原子笔芯11安装在第一笔管12内,第一笔帽13安装在第一笔管前端上,在原子笔芯11内装有祛斑药水。
所述的修复笔2是由第二笔管21、笔珠22、第二笔帽23组成,在第二笔管21内装有修复液,笔珠22嵌装在第二笔管21的端头。
在所述的第一笔管12和第二笔管21之间安装有电子电池3,在第一笔管前端安装有灯泡装置4,灯泡装置4通过导线连接电子电池3,灯泡开关41安装在第一笔管12管壁上;在所述的第二笔管21的端头与笔珠22连接处安装有振动电机5,振动电机开关51安装在第二笔管21的管壁上。
所述的原子笔芯11的笔尖直径为0.38~1.0mm之间。
在第一笔管内可装入祛真皮斑、干斑、雀斑等祛斑液,在第二笔管内可装入修复液、疤痕修复液、防止色素回流原液等液体。
使用时单手按下灯泡开关,可照亮脸部,能够更清楚的看清面部斑点的位置,利用原子笔芯的笔头点在斑点上,原子笔芯内的药水即可敷在斑点位置,达到祛斑的目的,在修复时打开振动电机的开关,产生高频率振动,将笔珠接触皮肤,使皮肤在震动下毛细孔迅速打开,同时修复液流出敷着在皮肤上,达到快速吸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青科,未经李青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2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