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电热管电性能的封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1230.5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9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褚艺光;于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4 | 分类号: | H05B3/04;H05B3/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热管 性能 封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加热管端口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电热管以其良好的导热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家电、工业设备等领域。目前普遍采用的电热管是金属管状电热管。金属管状电热管由发热体、绝缘填充料、金属护套管和引出装置构成。金属管状电热管的端部结构密封不严密,会造成电热元件的绝缘电阻下降,这直接关系到电热管的使用安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261849U,授权公告日期2012年5月30日,名称为“电热管的端部防潮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电热管的端部防潮结构。它包括外管及从外管端部伸出的引出棒。外管内填充有氧化镁粉。外管的端部封装有封口层。封口层与氧化镁粉之间设置有防潮层。该实用新型专利采用的密封方法不能保证电热管的绝缘性能,尤其在潮湿的环境下电热管容易吸潮从而引起绝缘下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热管封口层易吸潮引起绝缘下降,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口致密、保证良好绝缘性能的电热管封口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电热管电性能的封口结构,它包括金属外管,金属外管内设有引出棒,引出棒的一端连接有发热丝,引出棒的另一端伸出金属外管端口,引出棒与金属外管之间设有绝缘填充料,金属外管靠近端口处为金属外管端部,引出棒与金属外管端部之间设有第一封口层,金属外管内第一封口层与绝缘填充料之间设有第二封口层,金属外管端部呈圆锥状,金属外管端部与第一封口层过盈配合,第一封口层伸出金属外管端口,保证了电热元件的爬电距离。金属外管端部通过机械外力作用以缩口方式与第一封口层过盈配合,有效地隔绝外部空气进入电热管内部。
作为优选,第一封口层为聚四氟乙烯呈空心圆柱状;绝缘性好,耐高温,不易吸潮,长期暴露于大气中性能保持不变;塑性好,金属外管端部缩口后与其紧密结合,确保了第一封口层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封口致密,在高温下依然能保证良好的绝缘性能;两道封口层对电热管内部起到双重保护作用,更好地保证电热管绝缘性能不会下降,确保电热管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出棒;2-第一封口层;3-金属外管;4-第二封口层;5-绝缘填充料;6-发热丝;31-金属外管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电热管电性能的封口结构,它包括金属外管3,金属外管3为不锈钢管,金属外管3内设有引出棒1,引出棒1为金属导电结构。引出棒1的一端连接有发热丝6,引出棒1的另一端伸出金属外管3端口。引出棒1与金属外管3之间设有绝缘填充料5,绝缘填充料5为绝缘氧化镁粉。金属外管3靠近端口处为金属外管端部31,金属外管端部31呈圆锥状。引出棒1与金属外管端部31之间设有第一封口层2,第一封口层2为聚四氟乙烯呈空心圆柱状。金属外管3内第一封口层2与绝缘填充料5之间设有第二封口层4,第二封口层4为高温聚合而成的甲基硅油和氧化镁粉聚合物结构。金属外管端部31与第一封口层2过盈配合,第一封口层2伸出金属外管3端口。圆柱状的第一封口层2的中心沿轴向为空心结构。通过机械外力作用,金属外管端部31缩口,第一封口层2的内壁与引出棒1过盈配合,第一封口层2的外壁与金属外管端部31的内壁过盈配合。本实施例第一封口层2伸出金属外管3端口四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1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的加热管
- 下一篇:一种车载电热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