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9551.1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蔡新祥;金国平;施双庆;金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28 | 分类号: | B22D41/28;B22D4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间 滑板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滑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中间包滑板机构是用于控制中间包注入结晶器的钢水流量,以保持结晶器钢水液面稳定的关键控流设备。结晶器钢水液面的稳定对于钢水浇铸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在生产中发生结晶器钢水液面异常波动,就会引起铸坯卷渣缺陷,造成质量损失。
图1为连铸中间包滑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滑板组装在中间包1的底部,连铸中间包滑板由上滑板3、中滑板4和下滑板5组成,其中中滑板4是活动滑板,通过中滑板4的滑动,可以调节滑板中心水口的开口度大小,从而调节中间包1注入结晶器2的钢水流量。中滑板4由液压缸6驱动,中滑板4和液压缸6之间由一个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如图1和2所示。图2为中滑板4和液压缸6进行连接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中滑板4和液压缸6之间的连接通过连接装置100实现。
图3为现有的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如图2~4所示,现有的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100包括设于滑板连接端的卡槽101和另一端即液压缸连接端的螺孔102,卡槽101用于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中滑板4进行卡接,卡槽101呈T形,可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中滑板4进行快速卡接。螺孔102用于与液压缸6的活塞杆进行螺纹连接。在液压缸连接端的螺孔102侧面设有一个紧定螺丝103用来辅助固定。连接装置100日常固定在液压缸6的活塞杆杆头上,当中间包1就位后,操作人员需要将中滑板4与已安装在液压缸6上的连接装置100卡接,从而完成中滑板4同液压缸6的连接。
然而,在实际生产使用中,这种连接方式的效果不如人意。由于驱动中滑板4需要液压缸6的活塞杆施加较大的推拉力,系统在控制结晶器2液面过程中,液压缸6的活塞杆需要经常推拉中滑板4进行水口开口度的调节,这样连接装置100的螺孔102的螺纹部分就会经常处于冲击载荷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磨损。另一方面,为了克服连铸中间包滑板的机械间隙造成的控制死区,克服静摩擦造成的滑板动作滞后,滑板机构与液压缸6需要长时间处于一个微幅振动状态,这使连接装置6长期处于振动工况下,容易使螺纹连接部位发生松动。虽然连接装置上有一个紧定螺丝103,但是由于磨损和振动的存在,容易使紧定螺丝103本身发生松动,并且还容易磨损液压缸6的活塞杆头部的螺纹,从而加大了液压缸6的活塞杆和螺孔102间的配合间隙,加剧了连接装置100同活塞杆连接部位的松动问题,严重时甚至导致连接装置100晃动和脱落。当连接装置100发生松动问题后,系统对滑板开度的调节作用会逐步出现失真和滞后,进而引起严重的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从而产生铸坯浇铸质量缺陷,造成产品质量异议和质量损失,对生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损坏、松动、脱落等现象的发生,进而避免由此引发的结晶器钢水液面异常波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中间包滑板的滑板连接端和用于连接液压缸的液压缸连接端,所述滑板连接端设有连接中间包滑板的卡槽,所述液压缸连接端设有连接液压缸活塞杆的螺孔,所述液压缸连接端开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纵向穿过所述螺孔,并将所述液压缸连接端分成两半,所述液压缸连接端上设有一对螺栓,所述液压缸连接端的两半可通过所述螺栓拉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采用45号钢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具有连接牢固、预防松动的特点,而且拆装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避免了因连接部位发生损坏、松动、脱落等现象,提高了连铸生产和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连铸中间包滑板的示意图;
图2为中滑板和液压缸进行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铸中间包滑板的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5的B-B向剖视图;
图8为图5的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9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