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针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7464.2 | 申请日: | 201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9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龙;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燕龙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详细讲是一种对软组织损伤性疾病进行软组织分离、松解的多功能针刀。
背景技术
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针刀疗法因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不用缝合、治疗时间短、疗程短等优点,已被医疗机构逐渐推广、应用。
现有的针刀结构为:设有针刀杆,针刀杆后端设有手柄,针刀杆前端设有切割刀刃;这种针刀杆前端的切割刀刃短,对面积较大的软组织粘连的铲剥速度慢,治疗时间长,增加了患者的痛楚;其次这种针刀只能刺入治疗部位铲剥粘连的组织纤维,不能对粘连的组织纤维或腱鞘等实施回拉切割的操作,功能单一、适用范围窄,治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大面积软组织粘连分离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治疗效果好的多功能针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针刀,设有针刀杆,针刀杆后端设有手柄,其特征在于针刀杆前端设有L形刀头,L形刀头前端外侧设有铲剥切割刀刃,L形刀头前端内侧设有回拉切割刀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针刀杆上设有刻度线和刻度标识。医生可以根据刻度线和刻度标识准确的判断针刀刺入的深度,操作更精准,治疗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手柄上设有防滑凸纹。防止治疗时针刀在指间滑动、影响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针刀杆前端设有L形刀头,L形刀头前端外侧设有铲剥切割刀刃,L形刀头前端内侧设有回拉切割刀刃,针刀前端外侧的铲剥切割刀刃宽,对面积较大的软组织粘连的铲剥速度快,治疗时间短,缩短了患者的疼痛时间;回拉切割刀刃能够对粘连的较粗的组织纤维或腱鞘等实施回拉切割的操作,增加了切断方式,便于操作使用,适于普通软组织病变和“弹响指”的治疗,适用范围宽,治疗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一种多功能针刀,设有针刀杆2,针刀杆2后端设有手柄1,手柄1上设有防滑凸纹,可以防止治疗时针刀在指间滑动、影响治疗效果。针刀杆前端设有L形刀头5,L形刀头5前端外侧设有铲剥切割刀刃6,L形刀头5前端内侧设有回拉切割刀刃4。L形刀头前端外侧的铲剥切割刀刃较宽,对面积较大的软组织粘连的铲剥速度快,治疗时间短,缩短了患者的疼痛时间;由于L形刀头前端外侧的铲剥切割刀刃较宽,对微血管和神经末稍的影响较大,使用时需谨慎。回拉切割刀刃能够对粘连的较粗的组织纤维或腱鞘等实施回拉切割的操作,增加了切断方式,便于操作使用,适于普通软组织病变和“弹响指”的治疗,适用范围宽,治疗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针刀杆上设有刻度线3和刻度标识。医生可以根据刻度线3和刻度标识准确的判断针刀刺入的深度,操作更精准,治疗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燕龙,未经王燕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7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行道用地砖
- 下一篇:一种纸张印刷中的单涂背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