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割箱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6457.0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8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池新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箱机构。
背景技术
当箱体需要拆装打开将里面的物件移出时,往往通过人工手拿刀片将箱体前后二侧的胶带划开,再用人的手力打开。其开箱过程缓慢,效率低,成本高。或者,虽然有一些简易的拆箱机,但是往往容易将箱体划破,影响其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割箱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割箱机构,箱体前后二侧分别具有并排布置的二箱叶,二箱叶之间具有接缝且通过胶带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箱机构包括:
一机架(100)及一装接在机架(100)的输送机构;
一侧推机构,其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一前挡件(210)和一后挡件,所述前挡件(210)和后挡件均活动装接在机架(100),所述侧推机构将箱体前后二侧分别抵靠在前挡件(210)和后挡件;
二能分别将箱体前后二侧的胶带进行割切的割切件,所述二割切件分别固定装接在前挡件(210)和后挡件;及
一能将箱体进行上下定位且使箱体前后二侧的接缝分别能对应二割切件的上下对中机构,其装接在机架(10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下对中机构包括一电机(310)、一丝杆(320)、一上螺母(330)、一下螺母(340)和上下间隔布置的一上挡件(350)及一下挡件(360),所述电机(310)传动连接丝杆(320),所述上螺母(330)固接在上挡件(350)且与丝杆(320)相配合,所述下螺母(340)固接在下挡件(360)且与丝杆(320)相配合,且上螺母(330)和下螺母(340)与丝杆(320)分别为正反方向螺旋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二割切件均位于上挡件(350)和下挡件(360)之间的中心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下对中机构还包括二辅助杆(370),所述二辅助杆(370)间隔排列且分别位于丝杆(320)之二侧。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挡件(350)和下挡件(360)均为挡板,且所述上挡件(350)和下挡件(360)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滚轮(38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后挡件固定装接在机架(100),所述前挡件(210)通过气缸活动装接在机架(10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前挡件(210)和后挡件均为挡板,且所述前挡件(210)和后挡件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滚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二割切件分别固接在前挡件(210)和后挡件之中心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一输送电机(410)和一含有推头(421)的输送链条(420),所述输送电机(410)传动连接输送链条(42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侧推机构还包括二固定装接在机架且前后间隔布置的固定板,所述前挡件(210)和后挡件分别活动装接在二固定板。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输送机构将箱体输送至上下对中机构的位置,通过上下对中机构将箱体进行上下定位且将箱体前后二侧的接缝分别对应二割切件,再通过侧推机构将箱体前后二侧分别抵靠在前挡件和后挡件,此时二割切件位于箱体之后方,再通过输送机构带动箱体移动,使二割切件将箱体前后二侧的胶带完全割切,完成打开箱体的第一步动作,该割箱机构结构简单,且效率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2.上下对中机构通过丝杆和上螺母及下螺母的正反向螺旋配合将箱体进行上下定位且将箱体前后二侧的胶带分别对应二割切件,保证割切时割切件能正好对准胶带,其对准的准确性高。
3.上挡件和下挡件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滚轮,减小箱体移动时的摩擦力,减小箱体的损伤。
4.前挡件和后挡件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滚轮,减小箱体移动时的摩擦力,减小箱体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割箱机构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割箱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割箱机构,它包括一机架100、一输送机构、一侧推机构、二割切件和一上下对中机构。
箱体前后二侧分别具有并排布置的二箱叶,二箱叶之间具有接缝且通过胶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6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