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电极水冷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5132.0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0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臧昊哲;臧重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极 水冷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的水冷电缆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旋转电极水冷电缆。适用于所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上的电能传导及其它领域的电加热设备用水冷电缆。
背景技术
水冷电缆是太阳能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的主要部件,作用是传输电能,承载电流在2000A—7000A的范围内。这些设备除因所承载电流不等,水冷电缆软体导线的截面有所区别外,水冷电缆的结构基本相同。由于水冷电缆连接电源与负载,因电压低电流大,需要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水冷电缆导体通电时所产生的热量。
如图1所示:目前,公知的太阳能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的水冷电缆主要由左电极1、进水嘴2、软体导线3、外护套绝缘管4、密封卡箍5、出水嘴6和右电极7组成,软体导线3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1和右电极7连接,外护套绝缘管4套装在软体导线3和左电极1与右电极7之间,两端用卡箍5紧固密封,进水嘴2连接在左电极1上,出水嘴6连接在右电极7上。这种结构的水冷电缆存在以下问题:水冷电缆连接电加热设备的电源和负载,安装水冷电缆时,因为,各零件组装成水冷电缆后,水冷电缆两端的电极已经固定,左电极1和右电极7均不能转动,无法调整安装角度,一旦受安装位置和安装方位的限制时,只有人为的扭曲软体导线3和外护套绝缘管4来适应安装环境,不仅增加了安装难度,而且会缩短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导致水冷电缆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此产生,提出一种旋转电极水冷电缆。该水冷电缆不受安装位置和安装方位的限制和约束,不仅安装方便快捷,而且不承受扭曲力,有效提高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电极水冷电缆包括左电极,进水嘴,软体导线,外护套绝缘管,出水嘴和右电极,软体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和右电极连接,外护套绝缘管套装在软体导线和左电极、右电极外,用卡箍把外护套绝缘管固定在左、右电极上,进水嘴连接在左电极上,出水嘴连接在右电极上。所述左电极和右电极均由旋转汇流板,锥度固定轴,垫圈和锁紧螺母构成,旋转汇流板与锥度固定轴为锥面配合结构,旋转汇流板在锥度固定轴上可以沿轴线方向360°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汇流板上设计有锥度孔,锥度固定轴与旋转汇流板结合部位为锥度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汇流板与锥度固定轴加垫圈后,由锁紧螺母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将电极设计为可旋转结构,在安装水冷电缆时,左、右电极都会沿轴线方向360°旋转,靠旋转来调整安装角度,保证水冷电缆安装到设备上以后是自然状态,不受人为的扭曲力。由于该水冷电缆不受安装位置和安装方位的限制和约束,不仅安装方便快捷,而且不承受扭曲力,有效提高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因安装方便,可以节省安装费用,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所用水冷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电极;2、进水嘴;3、软体导线;4、外护套绝缘管;5、卡箍;6、出水嘴;7、右电极;8、旋转汇流板;9、锁紧螺母;10、锥度固定轴,11、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电极水冷电缆包括左电极1,进水嘴2,软体导线3,外护套绝缘管4,卡箍5,出水嘴6和右电极7。软体导线3两端分别与左电极1和右电极7冷挤压压接,压接处抗拉强度20KN/100mm2 。在软体导线3及左电极1和右电极7外套装有外护套绝缘管4,外护套绝缘管4选用优质橡胶管,耐工作水压0.6MPa,耐击穿电压3300V。用卡箍5(304不锈钢制作)把外护套绝缘管4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电极上,保证端口处不漏水;由此,在外护套绝缘管4与软体导线3、左电极1和右电极7之间形成循环冷却水通道。进水嘴2连接在左电极1上,出水嘴6连接在右电极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5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头式漏电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