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车箱盖开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4594.0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4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亮;贺韬;张守海;李波;孙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车箱 开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车,尤其涉及一种开启垃圾车箱盖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提高垃圾的收集运输效率,垃圾车被大量使用。现有垃圾车的箱盖开在车箱的两侧,由操作者手动打开箱盖,倒入垃圾,然后再手动关闭箱盖。其缺点是:第一,开启和关闭都手动操作,容易造成操作者的污染;第二,从操作者取垃圾桶到放回垃圾桶,垃圾车的箱盖始终打开,箱盖开启的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垃圾臭气的大量散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启卫生且环保的垃圾车箱盖开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垃圾车箱盖开启装置,包括铰接在车体上的踏板,所述踏板固定连接有踏板轴,所述踏板轴铰接在车体上,所所述踏板轴的尾端铰接有摆臂,所述摆臂铰接有拉杆或拉线,所述拉杆或拉线的另一端铰接有与垃圾车箱盖固定连接的箱盖开启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踏板位于所述垃圾车箱盖下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杆或拉线为长度可调拉杆或拉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摆臂上设有至少两个调整拉杆或拉线摆动幅度的铰接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垃圾车箱盖开启装置,包括铰接在车体上的踏板,所述踏板固定连接有踏板轴,所述踏板轴铰接在车体上,所所述踏板轴的尾端铰接有摆臂,所述摆臂铰接有拉杆或拉绳,所述拉杆或拉绳的另一端铰接有与垃圾车箱盖固定连接的箱盖开启臂;使用时,所述踏板踩下后,垃圾车箱盖在拉杆或拉线的作用下打开;所述踏板松开后,垃圾箱盖在重力的作用下关闭并通过拉杆或拉线带动所述踏板复位;本实用新型用脚操作,不会造成操作人员的污染,只有在倾倒垃圾的瞬间才开启并自动关闭,避免了垃圾臭气的散发。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垃圾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中:1-车体;2-踏板;3-踏板轴;4-摆臂;41-铰接孔;5-拉杆;6-箱盖开启臂;7-垃圾车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垃圾车箱盖开启装置,包括铰接在车体1上的踏板2,所述踏板2固定连接有踏板轴3,所述踏板轴3铰接在车体1上,所述踏板轴3的尾端铰接有摆臂4,所述摆臂4铰接有拉杆5,所述拉杆5的另一端铰接有与垃圾车箱盖7固定连接的箱盖开启臂6。所述踏板2位于所述垃圾车箱盖7下方。
图3和图4更清楚地显示,所述拉杆5为长度可调拉杆,长度可调拉杆的结构为公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为调节垃圾车箱盖7开启角度的大小,所述摆臂4上设有四个调整拉杆5摆动幅度的铰接孔41。所述调整拉杆5铰接在不同位置的所述铰接孔41上,会使垃圾车箱盖7具有不同的开启角度。
使用时,所述踏板2踩下后,垃圾车箱盖7在拉杆5作用下打开;所述踏板2松开后,垃圾箱盖在重力的作用下关闭并通过拉杆5带动所述踏板2复位;本实用新型用脚操作,不会造成操作人员的污染,只有在倾倒垃圾的瞬间才开启并自动关闭,避免了垃圾臭气的散发。
本实施例的垃圾车两侧安装垃圾车箱盖7,本实施例分别与各自的垃圾车箱盖7对应。本实施例中的拉杆5也可以用拉线代替,所述踏板2和所述垃圾车箱盖7分别依靠各自的重量复位。所述踏板2也可以采用折叠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