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用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4548.0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苏英俩;陈庆康;陈通杭;林厚飞;陈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科星电子有限公司;平阳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流窜 直流电源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站用电的电源中包括了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两种电源。交流电源都是接地的电源,直流电源是不接地的电源。由于两种电源的存在,常常有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发生了电气上的连接,对交流电源没有较大影响,直流电源就造成了接地的状态,由于施工和安装所导致的隐患、线路的误接、设备绝缘老化等原因造成。交流信号在变电站中,通常有所有电源、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电源回路、电流互感器CT二次侧电流回路,DC/AC转换输出后的交流电源。严重的交流窜入直流,电压大于100V以上的交流信号窜入,直流接地监测装置通常会反应为接地信号而报警,不严重的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没有专门的报警装置。而有严重的交流窜入直流电源中,有的事故后调查分析为受工频干扰的实例较多。2012年3月国家电网制定了《国家电网十八项安全反措》第5.1.1.18指出了: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绝缘监测装置要具有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报警和测记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电站用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报警装置,包括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时钟电路、信号保存电路、按键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和直流系统的正负极相接,采集电路的输出端和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接,按键电路接在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时钟电路、报警电路及信号保存电路并联接在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和显示电路相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电路,用于供上述各电路作为工作电源,电源电路可输出5V/2A、-5V/1A、+12V/1A、-12V/1A四组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电路为发生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时的交流波形显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用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报警装置用于监测变电站交流信号和直流电源,当两者电气连接时就发出报警信号、并测量电压波形和记录发生窜入时间、以便事故查询分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变电站用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报警装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变电站用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报警装置采样电路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标记如下:
采集电路1 信号处理电路2
显示电路3 报警电路4
时钟电路5 信号保存电路6
按键电路7 电源电路8
直流系统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表达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叙述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变电站用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报警装置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采集电路1、信号处理电路2、显示电路3、报警电路4、时钟电路5、信号保存电路6、按键电路7、电源电路8,其中采集电路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和直流系统9的正负极相接,采集电路1的输出端和信号处理电路2的输入端a相接,信号处理电路2的输出端y和显示电路3相接,时钟电路5、报警电路4及信号保存电路6并联接在信号处理电路2的c输入端,按键电路7接在信号处理电路2的b输入端,其中,采集电路1监测到直流系统9的正负极方向的交流信号时,将这个交流信号送到信号处理电路2进行处理分析,信号处理电路2根据与用户通过按键电路7所设定的信号进行对较,当超过设定值时,信号处理电路2根据时钟电路5的时钟进行记录发生交流信号窜入直流的时间并驱动报警电路4输出报警信号,其中报警电路4平时为常开,报警时闭合。显示电路3根据信号处理电路2送来的交流信号进行波形显示。电源电路8输出交直流两用电源,可输出5V/2A、-5V/1A、+12V/1A、-12V/1A四组电源,分别供给各电路作为工作电源。用户可以通过按键电路7操作读取发生交流窜入直流的各种信息、波形、时间等内容为电网事故防范、事故分析提供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科星电子有限公司;平阳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温州市科星电子有限公司;平阳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