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供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4311.2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武超;谭树林;宿红波;段德光;刘亚军;韩俊淑;苏琛;任旭东;张文昌;赵秀国;吴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R15/02 | 分类号: | B60R15/02;B60R16/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厢式改装车辆上使用的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水路系统是厢式改装车辆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水路系统设计除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外,还需考虑到有效利用车上的空间,以及冬季严寒天气结冰管路堵塞问题。现有厢式改装车的供水系统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采用水箱和水泵的形式,通过潜水泵将清水提前注入水箱,水箱内放置电加热器,用水通过自流的方式。该方式占用了厢式车宝贵的车内空间;水箱体积较大,车辆稍有倾斜,水箱内的水就不易排净,而且水箱和水龙头之间管路容易积水,造成冬季严寒天气结冰导致管路堵塞。第二种方式是直接采用自吸泵供水形式,在车外放置水囊,用水时打开自吸泵电源供水。该方式无压力调节装置,水龙头出水压力较大;无水加热装置,冬天用水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厢式改装车辆上使用的供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车用供水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内供水管路、车外供水管路、车内排水管路和车外排水管路。车内供水管路和车外供水管路分别通过三通连接设置自吸水泵、水加热器和混水水龙头的供水管路,自吸泵出水口和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成循环水路,循环水路上设置一个球阀。所述自吸泵出水口连接四通,分别连接自吸泵出水口、循环水路、水加热器和洗手池混水水龙头。洗手池通过设置三通的排水管路分别连接车内排水管路和车外排水管路。
所述车内供水管路和车外供水管路分别设置上水快速接头和上水截止阀。
所述车内排水管路和车外排水管路分别设置排水快速接头和排水截止阀。
所述自吸泵由24V开关电源供电,通过翘板开关控制电源通断。
本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不设水箱,有效利用了车内有限的空间。
2、水路系统的积水可完全排干,解决了冬季严寒天气结冰导致管路堵塞问题。
3、设置循环水路,方便调节水龙头的出水压力,同时对自吸泵起到了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车用供水系统由自吸泵7、水加热器12、混水水龙头13、球阀8、车外上水快速接头1、车内上水快速接头5、车外上水截止阀2、车外上水截止阀4、三通3和6、四通11、翘板开关9、24V开关电源10、车外排水快速接头15、车外排水截止阀16、车内排水快速接头18、车内排水截止阀17、三通19、洗手池14以及其它水管、弯头等组件组成。车内供水管路和车外供水管路分别通过三通3连接设置自吸泵7、水加热器12和混水水龙头13的供水管路,自吸泵7的出水口和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成循环水路,循环水路上设置一个球阀8,所述自吸泵7出水口连接四通11,分别连接自吸泵7出水口、循环水路、水加热器12和混水水龙头13;洗手池14通过设置三通19的排水管路分别连接车内排水管路和车外排水管路。
如图1所示,除车外进排水管路外,供水系统其它组件(图1中红色虚线内部分)集成于车厢内部的洗手池内。
本实用新型车用供水系统设车外上水和车内上水两种供水方式。在车厢外装有车外上水快速接头1,洗手池14下方内部设有车外上水截止阀2;洗手池14下方内部还设有车内上水快速接头5和车内上水截止阀4。当需车外上水时,打开截止阀2,关闭截止阀4,将上水管接至快速接头1即可;或者冬季严寒天气,需采用车内上水方式时,在车厢内放置水囊,将连接水囊的上水管接至快速接头5,打开截止阀4,关闭截止阀2即可。
与两种供水方式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车用供水系统设车外排水和车内排水两种排水方式。在车厢外装有车外排水快速接头15,洗手池14下方内部设有车外排水截止阀16;洗手池14下方内部还设有车内排水快速接头18和车内排水截止阀17。当需车外排水时,打开截止阀16,关闭截止阀17,将排水管接至快速接头15即可;或者冬季严寒天气,需采用车内排水方式时,在车厢内放置污水囊,将排水管接至快速接头18,打开截止阀17,关闭截止阀16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腿及具有该支腿的工程机械
- 下一篇:车用翻转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