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宇生活用水能源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1460.3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1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永记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22;F24D3/02;F24D19/10;F03B13/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生活用水 能源 转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转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的楼宇生活用水能源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且污染十分严重,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我国,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水体污染相当严重,而且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为了保护水资源,解决污染问题,市场上相继出台了处理污水的设备及工艺,如: 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循环间歇曝气污水处理工艺、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SPR高浊度污水处理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由于在处理污水过程中,需要提高废水的温度,以实现污水的处理,而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热能以及处理后的中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的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减少能源浪费、可用于储电、取暖、降温、且中水再利用的楼宇生活用水能源转换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宇生活用水能源转换系统, 包括污水处理池、高温储水池、暖气管道、污水排出管道,污水排出管道与污水处理池相连通,污水处理池内的污水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中水经排水管路与高温储水池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设有换热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低温储水池、中水热交换管道、中水排放管道和单元用户中水输送管道,高温储水池内设有第一水泵,低温储水池内设有第二水泵,暖气管道和中水热交换管分别与换热器相连接,中水热交换管道一端与高温储水池的第一水泵相连通,另一端与低温储水池相连通,以利于通过将高温储水池中的热能经换热器热交换给暖气管道,减少了暖气加热时所需的煤炭等外部能源的利用,节约了能源,同时,夏天,处理后的中水通过大地管道将水温降低至地温,再通过换热器为暖气管道降温,减少了单元用户使用空调带来的氟利昂对大气的污染,降低了单元用户使用电源降温的浪费,达到单元用户室内的自然降温、节能和环保的作用,所述第二水泵排水口经中水排放管道与单元用户中水输送管道相连通,可充分利用中水进行厕所的冲洗,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可在污水处理池与高温储水池之间的排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流发电机,换热器与低位储水池之间的中水热交换管道上设有第二水流发电机,利用水流的动力驱动发电机主动轮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第一水流发电机和第二水流发电机分别与蓄电池相连接,达到了能量转换获取能源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设有供热管道,暖气管道和供热管道分别通过电磁阀与单元用户太阳能相连通,供热管道与换热器入口端的暖气管道相连通,当冬天太阳能的水温达到10℃时,连接暖气管道的电磁阀开启,使用太阳能中的热量取暖,当低于10℃时,连接暖气管道的电磁阀关闭,供热管道的电磁阀开启,利用换热器的热量进行取暖。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排水管路侧面连接雨水管道,以利于收集水资源的同时,驱动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发电储能,达到能源再利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减少能源浪费、节约水资源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污水处理池1、高温储水池2、暖气管道3、污水排出管道5、排水管路7、换热器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低温储水池11、中水热交换管道12、中水排放管道13、单元用户中水输送管道14,蓄电池15、第一水流发电机11、第二水流发电机17、供热管道18、单元用户太阳能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永记,未经姜永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1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锚栓固定板的支撑布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框架与基础连接机构